['10/2/4更新]寬螢幕顯示器/筆電LCD之規格比較一覽表
本表主要包括目前佔最大宗的16:9比例以及先前主流的16:10比例面板,表中16:9面板的數量上已經超過16:10的面板了,16:10主流之位已經逐漸讓出,參考資料主要來自各大顯示器廠商、筆電廠商、以及Samsung LCD、LG Display、友達、奇美、華映、彩晶等主要LCD供應商的網頁資訊。此外15:9比例則仍可在部分Netbook/UMPC/Notebook/Monitor上看到;15:10的面板早先主要是Apple在使用,其實已經不多了;17:10面板如1024x600解析度,主要用在Netbook及UMPC上。原則上小弟的表不會包含太高貴的顯示器如醫學影像級、或像Toshiba一台幾十萬的3840x2400顯示器、或像JVC十來萬的20"、具專業SDI介面的顯示器...
由於小弟極端不喜歡xxGA、xxGA+這種命名,一方面缺乏統一的命名機制,一方面解析度、尺寸多少就是多少,廠商實在沒必要多此一舉再列個xxxGA似乎很跳的樣子,因此在小弟表中見不到這些名稱,也奉勸廠商在工廠內用一用就算了,不要再在產品的文宣、規格表中使用,這是對終端消費者極不友善的命名方式....
目前共蒐集到近90款,包括顯示器、筆記型電腦使用的面板,如果有遺漏的,還請網友不吝告知,小弟當盡快更新。
10/2/4更新增加:
- 新增27", 2560x1440顯示器用面板及範例機種Dell U2711
- 新增13.1", 1920x1080筆電用面板及範例機種Sony New VAIO Z
Dell U2711以點距來說,大致跟一度為主流尺寸的14.1",1280x800筆電面板相若,但單以寬螢幕顯示器來說,仍然榮登歷來點距最小之王座,而Sony很阿撒力的在13.1"的新Z系列筆電中提供了Full HD解析度的選擇,在10"以上的筆電/Netbook這個級距來說,新VAIO Z也順利拿到點距最小之王座。
09/11/1更新增加:
- 為10.1", 1280x720筆電面板更新範例機種 :Nokia Booklet 3G
- 為15.6", 1680x945筆電面板新增範例機種 :Dell Studio XPS 16
- 為17.3", 1920x1080筆電面板更新範例機種 : Clevo W870CU
- 新增25", 1920x1080顯示器用面板及範例機種HP 2509m
- 新增17.3", 1680x945筆電用面板
- 新增4.8", 1024x600及範例機種Kohjinsha PM
這兩個月終於有一些新尺寸/解析度的寬面板加入市場,不過當然都是16:9的(而16:10的,不太可能會再有新的尺寸/解析度組合推出了....),如LG的25" Full HD顯示器面板,跟目前市面上採用彩晶面板的所謂25" Full HD顯示器相較,主要差別在於LG的面板是足25吋,而彩晶的面板是24.548吋的,但是除了HP已經推出一款基於LG面板的2509m外,其他廠商尚未跟進,台灣會不會引進HP這一台也很難說....
在1680x945這個Samsung獨自力推的筆電面板解析度上,除了18.4"早早便有廠商使用(Toshiba、Acer...等)外,其他15.6"、16"、14"推出以來一直面臨無廠商採用的窘境,現在Dell最新的Calpella平台i7筆電Studio XPS 16終於採用了其中15.6",1680x945的面板,Samsung也為這個獨特解析度再多推出了17.3"的大小供廠商選擇。
09/8/27更新增加:
- 為15.6", 1920x1080筆電面板加入範例機種:Dell Studio 15
- 為15.6", 1600x900筆電面板加入範例機種 :Dell Studio 15
- 為14.0", 1600x900筆電面板加入範例機種 :Dell Studio 14z
- 為10.1", 1280x720筆電面板加入範例機種 :Acer Aspire One D250 HD
(這台最早是Acer挪威分公司放出的消息,雖然我個人覺得這也可能單純是網頁上放錯解析度資訊了;另一台配備10.1"、1280x720螢幕以及可硬解HD影片的Aspire One 571也在江湖傳聞已久,但仍未上市) ================================================================
(98/9/24補充:31樓Mr.Meou大確認這兩台1280x720的小筆電都是真實存在的,感謝Mr. Meou大的資訊!!)
================================================================
雖說四個月沒更新了,但是這幾個月來似乎並沒有新尺寸、新解析度的寬面板出現,基本上四個月前的表就都涵蓋了,因此本次更新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新的尺寸/解析度的筆電面板加入上面最新採用機種的範例。而Samsung這一年來在一些新16:9解析度的定義上,例如筆電用1680x945(14"、15.6"、16")面板以及顯示器用的2048x1152(23"、27")面板,就機種數量來說,似乎都沒有得到太多的共鳴,甚至還有仍然無廠商採用的窘境。
09/4/21更新增加:
- 13.3"/13.4", 1366x768 (Acer Aspire TimeLine/MSI X-Slim 320)
- 5.6", 1280x800 (Fujitsu FMV-BIBLO LOOX U),目前為止點距最小的機種,比Sony VAIO UX又小了一些
- 5.6", 1024x600 (Fujitsu Lifebook U1010)
09/3/8更新增加:
- 為2048x1152@27吋面板加入機種範例 (大尺寸16:9 Acer的27吋2048x1152商務顯示器:B273HU)
- 加入LG Display預計量產之(筆電)面板,包括1920x1080@17.3吋、1920x1080@15.6吋、1600x900@15.6吋等。
- 先前一直忽略了工人舍一系列1024*600@7吋的機種,今次補上
- 新增列表:以螢幕實際尺寸由大到小排列,可方便瞭解對於某一特定尺寸來說,有哪些解析度、比例可選。
繼23吋的機種後,解析度比Full HD還高的2048x1152@27吋機種也加入戰局,愛好大尺寸電腦顯示器的網友未來應又可多一個選擇,只是不知Acer這款何時會在台灣上市...
另外,今年稍後的16:9筆電新機種,15吋跟17吋級距極可能也將會有Full HD機種可選,連同目前已上市的16.x吋、18.4吋Full HD筆電機種,構成完整尺寸戰線。至於介於基本1366x768解析度到Full HD 1920x1080中間的16:9解析度筆電,則由目前Acer/Toshiba/Samsung採用的1680x945解析度,對上Asus/LG/Chimei採用的1600x900解析度,Sony則是兩種都用。從已量產到預計推出的這兩類16xx中高解析度16:9筆電面板,看來也是從13吋到18吋尺寸一應俱全...
09/2/20更新增加:
- 11.6", 1366x768 (江湖傳聞的HP/Acer 11.6" Netbook,Dr.Mobile也有推出此尺寸/解析度、VIA平台的Netbook)
- 8", 1600x768 (Sony VAIO P),本來以為這台點距夠小了,不過若以執行Windows為標準,還有下面那一台怪物...
- 4.5",1024x600 (Sony VAIO UX),竄HP 2133跟VAIO P之位勇奪點距最小王座
- 新增可視面積,以及根據可視高度、可視寬度、可視面積為主鍵值各自排序的三個列表
那三個新表不加還好,一加還真的可以看到許多屬於巨人隊的面板跟小精靈隊的有趣數據比較,另外還有一些16:9跟16:10面板的比較特性,雖然數學應該都教過....VAIO P的可視高度,跟EeePC 7"其實也沒差太多,但是從兩者的點距來算,EeePC 7"一個點相當於VAIO P將近三個點....
尚無機種範例的面板,除了1600x900/14"的面板似乎是奇美獨有規格外,其他都是Samsung S-LCD的新面板,如1280x720/10.1"、1680x945/15.6"、2048x1152/27"...等,看來從廠商design in(如果有的話...)到產品問世,可能尚須一些時間。
09/2/6更新增加:
- 10.1", 1024x600 (Acer Aspire One 10")
- 17.3", 1600x900 機種範例 (Asus F70)
- 新增利用點距及解析度估算可視範圍之寬高,以方便比較不同尺寸/解析度面板的可視範圍
可視寬度=點距x解析度(寬)
可視高度=點距x解析度(高)
根據這樣算出的值與面板廠公布的資料會有些許出入,但是差距很小,其實各家面板廠號稱同一尺寸面板的可視範圍原本便不盡相同,只是差距也不大。
09/1/13更新增加:
- 10.1", 1366x768 (HP Mini 2140)
09/1/5更新增加:
- 16.4", 1920x1080
- 機種範例中,藍色為顯示器,紅色為筆電
12/24更新增加:
- 27.5", 1920x1200
- 24.5"/27", 1920x1080
- 17", 1280x768
- 17", 1280x720
- 華映、彩晶所推出的面板
- 下文中Samsung新推出的面板
三星推出1280*720小筆電用10.1"面板及一系列1680*945/16:9筆電面板
表一:(以螢幕面板實際尺寸由大到小排列,可方便瞭解對於某一特定尺寸來說,有哪些解析度、比例的選擇可選。)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
在下面的表二中,主要排序的鍵值係以解析度(高)為主,其次是解析度(寬)、最後則是尺寸,原因是小弟認為在電腦的應用上,不管是瀏覽網頁、Office文件編輯、寫程式、玩遊戲...等,其實垂直解析度相當重要,例如目前面板廠正在主推筆電用的16:9比例、解析度1366x768面板,若跟16:10比例、相當普及的1280x800面板相比,乍看之下水平解析度變多了,似乎進步了,但是其實垂直解析度卻退化到1024x768的年代,從小弟角度來看,這對消費者而言實在算不上是進步,只是對廠商有成本的優勢罷了。
表二:(排序原則:先以解析度高度、次以解析度寬度、最後以尺寸由大到小排列)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
表三則是以點距由最大到最小排序,主要用意是方便比較實際顯示字體大小,例如您正在考慮某個尺寸、解析度的顯示器,但苦於找不到實品樣機,便可以找點距相同或相近的機種來實際看看,瞭解一下顯示字體對您而言會不會太小。從點距可以看出,顯示器的點距幾乎都在0.25mm以上,而筆電面板的點距大多都落在0.25mm以下,點距最小的王座,由Fujitsu FMV-BIBLO LOOX U筆電奪冠...其使用者真的可以"神眼"稱之...
表三:(以點距由最大到最小排列)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
表四是以可視高度(公分)由最大到最小排序,這一點就不是16:9螢幕的強項了,以同尺寸來說,16:9螢幕的可視高度,會輸給16:10的螢幕,大約跟下一等級尺寸的16:10螢幕伯仲間。如果您的主要用途是文書處理/相片編輯/圖像設計/排版或看正常4:3比例的影集/卡通,可視高度對您很重要。
表四:(以可視高度由最大到最小排列)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
表五是以可視寬度(公分)由最大到最小排序,跟同尺寸其他比例螢幕比起來,這就是16:9螢幕揚眉吐氣的地方了....如果您的主要用途是看寬比例的電影/影集/卡通,可視寬度就很重要了。
表五:(以可視寬度由最大到最小排列)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
表六是以可視面積(平方公分)由最大到最小排序,若以相近的可視面積來說,16:9螢幕必須以較大的尺寸,方能提供與較小尺寸的16:10螢幕相近的面積....
表六:(以可視面積由最大到最小排列)
(點圖以觀看全解析度未縮小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