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Foursquare:一种社会化的点评服务

作者:魏武挥 发布时间 10/06/07 来源 艾瑞网专家

互联网经常会时不时冒个热点出来的。如果说微博是一个过去的热点的话,foursquare这个网站和它代表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地理位置服务)就应该是一个现下的热点了。

这个网站主要提供这样的服务:当用户张三光临某地时,可以借助手机里的一个由该网站开发的小工具,上传ta的位置(在foursquare里这个动作被称为checkin)。如果ta愿意,还可以附带几句点评类的话,比如:这个饭店的价格不算贵,诸如此类。Checkin后的信息以及点评,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而是必须是ta的好友。

这种服务看上去颇为简单,事实上,一开始创建者的想法也很简单:也许一对好友张三和李四会在未事先商量的情况下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借助这个服务,他们可以碰面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看上去本来就是有趣的功能,渐渐凸显出一些商业价值来。

公平地说一句,这项服务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LBS不是今天的发明,多年前就有人在默默耕耘了。对某个地点或商铺的点评,也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国内很有几个很知名的网站干了好几年了。至于好友关系,那更是SNS之类的站点的强项。Foursquare只不过是把它们糅合起来罢了:但这种糅合,让三者互相之间,都有了依靠。

网络上点评类服务不少,不过都发家于web界面。这就带来了一个时效性的问题:用户得去找个可以上网的计算机来发布点评。通常,用户们都是白天出去,晚上回来再上网点评。但这和消费心理是冲突的:大部分消费者希望在彼时彼地就进行点评。借助手机的移动性便利,“立刻点评”就比较符合消费心态。

另外一个点评网站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张三的点评所有人都可见。这个问题导致了虚假点评的出现,商家可以自己点评自己,看上去好评如潮。反过来,竞争对手也可以进行敌意点评。不夸张地讲,甚至可以怀疑点评网站出于某种利益驱动,故意对商铺进行好评或者恶评。但foursquare的一些机制规避了这个问题:用户李四可以通过用户张三的好友数和过往checkin记录,来判断对某地的点评的真伪。

对于SNS而言,除了那些超大规模的成熟sns站点,小型初创SNS会面临一个很棘手的初创难题:用户来干什么?foursquare可以被视为一种垂直性的sns应用,它开发了一些很有趣的应用,比如“奖杯系统”以及“地主系统”来让新用户粘着在这个网站上。前者鼓励用户多多checkin(获得各种奖杯),后者则鼓励用户反复在某个常去的地点checkin(成为这个地方的地主)。这两个系统说到底就是个“虚荣心机制”,但在不见面的虚拟世界里,这种虚荣心机制是撬动用户成为heavy user(重度使用者)的有效手段之一。换句话说,对某物(地点)可进行易用的频繁性操作(只是checkin一下)成为粘着用户的利器。

成群用户纷至沓来之后——据称该网站现在已有100万用户——,对地点特别是商家的点评就产生了商业价值。这就是local service(本地化服务)。说起来现在local service也是个叫嚷了很多年的服务,但就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Foursquare核心上是对某地的点评天然就适合进行local service.不过,我这篇文章并不是在鼓吹foursquare作为一个网站本身,而是在鼓吹这类服务:LBS+移动式点评+带有虚荣机制的SNS.在中国,我觉得这种服务是地方门户的一个突破点。说实话,在新浪搜狐等超大型门户的打压下,地方门户的优势与日剧减。但借助于地方特性,以及通常情况下这些网站和当地运营商的良好关系,我以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