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乱象才刚刚开始
一、表象背后的决心
原先判断美国会在10月到11月左右走向紧缩,但现在看来,说不定美国的胃口和决心比想像的大。假如美国的目标是必须要人民币升值到某一幅度,比如40%,升值到4左右,那么按照现在的速度,恐怕还要等一年多的时间。
二、表象背后的真相
人民币汇率问题自2003年被日本首先提出来,历时已经7年。美国现在加大压力的根本原因,是中美经济关系从次贷开始,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中美开始结束自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利益捆绑关系。这种利益利益捆绑以人民币相对固定盯住美元为表象,以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购买中国产品为形式,一方面维护和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拓展中国产品的市场范围,从而使中美日益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经济利益联合体。
这个利益联合体是如此坚固,以至于使中美两国顺利度过了2005年严重的台海危机。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逐步减速,支持这个利益联合体的外部环境开始消失,同时这个利益联合体内部的矛盾也在逐步积累,现在终于到了中美都受不了的时候。次贷危机是这种结合的一个负面结果,中国严重的外贸依赖也是这种结合的一个负面结果。
对于中国来说,在积累了2.4万亿天量外汇储备后,在资金压强的作用下,维持相对固定汇率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方向的时候。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重新寻找方向,就意味着买单人开始离场,原先的好日子开始结束,次贷的后续问题将进一步恶化。所以,要么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为美国人挥霍买单,否则,天安号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汇率问题将接踵而来。
但是中国偏偏不这么干。不管美国施加的压力有多大,2010年将成为中国持有美国债券的高峰年,今后不管美国国债还是企业债券,要么维持总量不变,要么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主要原因就是通过两房事件,以及此前中国企业并购多次被否决事件,中国确认美国债券信用出现了问题。买单已经结束。
三、表象背后美国的弱点
中国敢于做出调整,还在于看出了美国的弱点。
一是美国不敢搞贸易战。全球化是美国推动的,全球化使得美元需求量最大化。全球贸易规模增大,符合美元的利益,这是美国的根本利益,反之则不然。
二是美国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人民币大幅升值,而是中国人继续买单。
四、表象背后中国的弱点
美国人也不会吃素,中国弱点更多:
一是中国外贸依赖大。你不买单,那我就逼迫你升值,一方面让你出口企业难受,另一方面让你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战场,为最后发动金融攻击制造机会,不掏钱最后就暗抢。
二是中国社会处于人均GDP3000美元的门槛时期,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扭曲,社会稳定问题较为突出,通过一定程度的贸易战和货币战,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一定问题。当局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不得不和社会问题一起考虑,选择余地小。
五、表象背后的艰难闯关
伴随着人民币重新启动升值,中国的房地产限购令开始在多个城市推行。这不是偶然的,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在为将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升值作准备。下一步加强控制的还有粮食等,唯一放开的可能就是股市。
现在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升值可以,但是要按我自己的节奏升,升多少由中国人根据情况自己决定。
根据什么情况?根据中国经济结构闯关的情况,什么时候我们的外贸依赖、基础建设依赖降低到了适当水平,国内消费提升到了适当水平,自主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确立,那就是人民币可以市场化的时候。
但 是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少。我们实现经济转型的困难也很多。所以,美国人注定不会满意,你连单都不肯买,还会眼睁睁看着你完美转身。所以它还会采取很多措施来阻击中国的经济转型。红军现在才出江西,湘江战役还没开始。
六、中国和美国,即将到来的遭遇战
欧洲的骑墙政策,在此次中欧峰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下一步还会在年底的20国峰会上再次演绎。中美经济冲突,长远来说显然对欧元有利。
为了对付欧元,美国人必定希望同中国速战速决。在掐死欧元的道路上,人民币是它眼里的口粮。所以,下一步,金融攻击已经不可避免。我前面说是升到4,但是兵不厌诈,美国人明天就发动攻击也不会奇怪,日本人未必希望亚洲出现经济动荡,但是日本没有选择的余地,特别是通过钓鱼岛事件的刺激,日元已经坚决地降低利率,为美国资本攻击中国提供弹药。
2011年,唯一确定的是日蚀将扫过北极地区,从现在到明年,人类社会经济到底会发生什么?还需师母已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