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Web2.0 的视觉设计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 09/05/27 来源 http://hi.baidu.com/ljone/blog/item/6837bbd6c9b6b32806088bea.html

英文链接:
http://f6design.com/journal/2006/10/21/the-visual-design-of-web-20/

如果你不是太瞎的话,你可能会注意到前几天在 维基百科 的
Web2.0 条目下有一个子条目是关于 视觉元素 的。渐变,艳丽的图标,反射效果,下拉阴影,以及大号文字等值得一提的内容。

过了几天“视觉元素”的添加条目就被维基成员投票否决并删除了。反对的原因,我估计是因为没有一套 视觉标准 能够准确的定义一些东西,就像Web2.0的特点——如果Web2.0可以理解为一种 信息内容的生成和分发途径,那就不必束缚于某一种视觉风格。

就算是这样,许多Web 2.0站点有着同样独特的审美情趣却是事实。维基百科的编辑也许不认为这是Web 2.0的有价值的部分,但是我却说很必要!让我们来看一下面向Web2.0的沟通问题,并看看“Web 2.0外观”如何帮助解决问题。

相信我,我就是Web2.0
对于web2.0来说,不可或缺的是对网站访问者输入的驾驭。用户能自行创建网站服务的内容,以“病毒”般的点对点流行方式推广它,并且按照用户的意见和喜好来完善数据质量。

但要说服访问者为网站程序花费时间和提供数据, 首先需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多数Web2.0站点让我们觉得友好、平易近人、小规模,它们运用巧妙的设计来赢得大家信赖。

绿色成为新宠
明快而生机盎然的色彩主宰了Web2.0网站。绿色是web2.0的非官方的色彩,并且高纯度的蓝色系,橙色系和粉红系也同样倍受青睐。 奔放的主色调引导了一种嬉戏的,愉快的态度,并且也有助于将注意力拉回到页面的重要元素上。

分别点击看大图

圆角无处不在

新的CSS技术支持圆的倒角使得这一风格又热了起来。友好的圆角效果让许多web2.0站点符合舒适的,无拘无束的基调。

在FontShop有一篇分析 Web 2.0 图标的精彩文章,明确表示圆角字体开始全面风靡。这种字体的柔和方式赋予了 企业视觉识别 一种现代的玩乐态度。

免费,象啤酒那样

如果你已吸引访问者注册了你的终极程序,送给他们免费的账户而不要心疼。大多数Web 2.0站点花费主要资产来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提供免费服务。如果这个信息能显示在一个随处可见的光芒四射的 星型图案 里就再好不过了。

拜托,不要(商用)照片
在web2.0网站,你不会找到任何一个微笑服务员工的商用版权相片。那是小公司假扮大公司形象惯用伎俩。当简单的图标和截屏图片作为Web2.0图像组成的一部分时,它成为我们今日的需求。使用立体而有斜边的图标能带给页面光洁优雅的气质,否则就会显得僵硬古板。

(Quester注:这一段尤其重要,在charlee的中文翻译中,将这段理解为“不要照片”,这是很不对的误导,原作者只是在强调对商业图库照片的使用说不,而不是所有图片,从Web2.0的参与性中可以理解这一点。)

保持简单纯朴
大多数Web 2.0应用程序都会给用户体验中添加技术层面或者管理层面。如用del.icio.us来管理链接,用flickr来分享照片,或用backpack来安排任务,我们必须要熟悉这些新技术,并花些时间来管理我们的内容。一个好的Web 2.0程序应该短小精干并易于上手,而高明的视觉设计和文本能帮助我们去除入门的屏障。

巧妙地运用排版,色彩,字体和文本能使用户长时间地保持舒适而减轻痛苦。

大就是美
对于Web2.0来讲,越大肯定是越好。大的文字就是。大的文字看起来不累,配合流畅的文字内容使得信息容易被吸收。我们现在强调“无障碍”沟通才是最酷的,做一个自命不凡的网页设计师是可能的,来用硕大的文字吧!确实这种用大字体的狂热跑得太远太离谱已经不合我的品味——当一个页面得正文字号大得超过13磅时,对我来讲看起来象一本低幼识字课本!

呼吸空间
Web 2.0网站的排版布局(难度)可说是微乎其微。利用好空白可以使重点突出,易读,易用。空白能让重要信息凸显,让眼睛得以休息,并给予一种安定和秩序的感觉。宽松的行间距也让视线易于跟随文本流动。一些Web 2.0网站的布局简单到令人感到无聊的地步,但若设计上出色的话,一个四平八稳的页面也能成为绝顶的美味大餐。

高明的文章
友好,活泼的行文方式会使作者与访问者建立更多良好的关系。A List Apart 功能让 Flickr 和 Photojojo脱颖而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好例证,这也是许多web2.0网站付诸实施的很好一课。WebTango 并不仅是免费,它是“无添加物,无胆固醇,无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无收费使用”。Tioti不只是有标签和RSS,他有“标签和RSS奔涌如河流”。 FAQQLY的创始人David Liu不会不是一个可以面对的实体,他是“你成为注册用户后的第一个朋友”。还有,工具条在eSnips不只是“灵活”,它是“你能有一大堆超酷用法的工具条”。你有点子了。

边角和收尾

有大量的视觉风格存在于Web2.0中,它们看起来并不能解答某一个特别的设计问题,尽管如此还是值得一提。“湿桌面”外观,“星形图案”(或称“星光闪耀”或“入侵者”),还有“玻璃”按钮,成就了Web2.0的大量“眼睛糖果”(愉悦眼球的玩意)。苹果的市场部肯定对此有许多答案。

结论

这就是我对Web2.0的视觉设计的快速旅行。谁知道呢,也许“Web 2.0外观”从现在算起一年后就会过时,但是我认为它提供了关于 网站特效设计 的一些好课程,这方面值得拥有更长的生命力。

作者 Jonathan 翻译 Qu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