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自贡盐帮菜 成为美国餐饮业100强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 11/08/04 来源 色影无忌

1991年,沙湾饭店副总经理、一级厨师钟富华,应邀赴美国密歇根a州米德兰市做为期一年的自贡盐帮菜艺术表演,引起轰动,当地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称之为中国菜旋风,好评如潮。这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对自贡盐帮菜进行报道。1998年,钟富华创办了竹园盐帮川菜馆,以经营自贡盐帮菜为主,使自贡盐帮菜第一次走进了美国密歇根州市场,受到美国人的欢迎,成为美国100佳中餐馆。  美国100佳中餐馆、密歇根州米德兰市竹园盐帮川菜馆老板钟富华回自贡探亲,经市餐饮美食协会联系,记者采访了钟富华。乡音乡情香茗,我们聊起了源远流长的自贡盐帮菜、聊起了自贡饮食文化,交流了各自对自贡盐帮菜的研究心得,互赠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其乐融融,不亦乐乎。采访中,钟富华对自贡盐帮菜的热爱、10多年不遗余力在美国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自贡盐帮菜文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立志振兴自贡盐帮菜
  钟富华家住自流井区路边井,从小在釜溪河边长大。父亲钟绍卿是东兴寺餐馆厨师,母亲在人民电影院旁边的一家甜食店工作,妹妹在华北食堂工作。1974年,钟富华高中毕业下乡到宜宾市长宁县茶厂,也分在伙食团工作。1978年,市政府交际处招工,钟富华回城,参加了市交际处厨师技术培训中心第二期学习,时间一年,钟富华是那期的班长。毕业后回到沙湾饭店、檀木林宾馆工作。
  耳濡目染,钟富华从小就喜欢厨艺。学习中,钟富华非常刻苦,认真向老厨师讨教,老厨师也乐意传授技艺给他。一次,钟富华的父亲从内江带回一本小册子《内江地区菜谱》,钟富华如获至宝。在父亲的指导下,认真钻研起来,弄不懂的,再带到单位请教老厨师。《内江地区菜谱》中关于挖掘、整理、开发张大千食谱一事,使钟富华得到启示:挖掘、整理、创新自贡盐帮菜,一定要注入自贡盐文化精髓。
  1979年,钟富华开始设计创新菜品“盐都三绝”:盐场景观、恐龙奇观、灯会壮观,受到好评;将火锅改造成“每人美”宴会火锅,获得成功。同行对他刮目相看。从此,钟富华就有意识地将饮食做为一种文化来思考,把厨艺当做一门艺术来对待,把菜品当做艺术品(瞬间艺术)来设计,注重创新,从而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钟富华也暗下决心,要整理出一本“自贡盐帮菜谱”来,让自贡盐帮菜文化发扬光大,走出四川,走出国门。
  1982年5月,钟富华在沙湾饭店对口接待著名诗人、书法家、荣县人柳倩,他根据“适口者珍、适人者珍”理念,29日晚餐只给柳倩做了两个菜:一盘雪花葱泥、一盘桂花鸡淖。柳倩吃后说:让我找回了50年前的感觉。
  饭后,钟富华陪柳倩在釜溪河边散步。富台山上万家灯火,法藏寺幽静肃穆,王爷庙灯火辉煌,釜溪河波光粼粼,浮光掠影,柳倩诗兴大发,马上返回沙湾饭店,叫钟富华备好笔墨,挥毫写下了《釜溪春饮》:“釜溪漠漠影迷离,竹绕江流路径稀。把盏疏篱催晚酌,盘餐精味食多鱼。主人好客殷殷意,故雨酬情款款提。最是酒阑人散后,临坡把握怅依依。”赠与沙湾饭店。又为钟富华写下条幅:“佳肴供食馔,美味自营身。”而今,这条幅挂在美国竹园盐帮川菜馆大堂里。
  钟富华告诉记者,有一件事他至今难忘,给他震撼和启示。
  在檀木林宾馆,陈德章老厨师曾为中央首长做过一道菜,叫“红烩牛筋镶奶油牛皮菜、鸡汁南瓜尖”,名称华丽,其实就是火巴牛肉筋,配上过了奶油的牛皮菜板板,过了鸡汤的南瓜尖。而且,牛皮菜、南瓜尖都是现在檀木林宾馆菜地里采摘的。陈德章老厨师还做过一道汤,叫“金钩菊花冬瓜燕”,用于高级宴席,其实就是将冬瓜切成菊花状,使其在汤中微微飘动,给人动感,点以金钩,形如菊花盛开,味如燕菜。
  这道菜这道汤,典雅精致豪华但又不奢侈,原材料甚至有些土,但采用了中西结合镶配菜式法,于是就川味十足、豪华十足,使钟富华看到了自贡盐帮菜大器的一面。这种镶配菜式法,钟富华称之为“仿英式公爵皇家宴镶配菜式”。

在钟富华的研究成果中,他认为自贡盐帮菜有官府菜一支,并考证出是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著名姑姑筵厨师黄敬临的影响。
  黄敬临,清末秀才,其祖父精于治馔,为其子聘妇,非精于烹饪者不合选。黄敬临的母亲单做咸菜就能做300余种。黄敬临宦游北京时,慈禧太后赏以四品衔,供职光禄寺三年,为慈禧太后掌厨。黄敬临长于将“天厨之味融合南北各味”,漳茶鸭子,菊花火锅就是他为慈禧太后发明的。黄敬临后来任过四川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烹饪课教师,当过射洪县、巫溪县县长,辞官回成都后在少城公园开餐馆“姑姑筵”。
  厨艺实践中,钟富华在菜品设计时,常把这种镶配菜式理念引入其中。如他设计的“情人鱼”,并排两条鱼,一咸一甜,上配两根酒杯大的带缨的红皮圆萝卜,红黄绿配搭,装在白色的盘子里,非常典雅、非常温磬,非常美。
  辉煌的自贡盐帮菜
  抗战时期,自贡经济战略位置显现。由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战时经济优惠政策,自贡盐业快速发展,政府要员、大商巨贾、文化人士往来自贡频繁,促进了自贡盐帮菜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名店名厨。如天德园、金谷园、好园、怡园、鹿鸣春、蜀江春、窎皇楼、大码头自贡大饭店、华北食堂、留芬酒店、庆荣森等。名厨如焦德章、范吉安、郑九高、倪树章、牟绍云、肖倪清、郭德胜等。
  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 自贡盐帮菜名店主要有檀木林宾馆、沙湾饭店,还有自贡饭店(盐城餐厅)、自贡旅馆餐厅、华北食堂、清蒸教门馆、龙井旅馆餐厅、东兴寺餐厅、富顺西湖宾馆等;民营集体的有庆荣森、满园春、釜江饭店、谢凉粉、郑抄手、津津酒店等;个体的有富顺刘锡禄豆花、源渊井羊肉馆、灯杆坝牛肉馆、三圣桥火锅店等。名厨有焦德章的五位弟子:樊德从、李绍光、倪绍云、陈德章、邹清云——时称市政府交际处“五朵金花”,以及官海云、兰吉洲、廖华武,著名泡菜师傅熊良臣等。中生代自贡盐帮菜名厨有闻玉才、金泽彬、林仲清、陈礼德、宋长久、周可行、邓援典、明登新、樊纪恒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大批四川籍老领导陆续回四川考察,到过自贡的,对檀木林宾馆、沙湾饭店的自贡盐帮菜食后都赞不绝口,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说:“川菜味第一,吃在四川,真正的正宗的川味在自贡。”这事引起了省政府交际处的重视,多次在全川有关会议上表扬自贡盐帮菜,令全川厨师对自贡盐帮菜刮目相看。
  1981年,重庆交际处派了5名厨师,自带菜刀,慕名来檀木林宾馆学习厨艺。檀木林宾馆厨师一再声明,我们许多菜都是从重庆老大哥那儿学来的,也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从此,重庆、自贡交际处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1982年,自贡市交际处也派了5名厨师、管理干部到重庆交际处学习。重庆交际处特地让自贡厨师们参观了极少对外开放的专门接待国宾的北泉宾馆和缙云山宾馆,回来后,厨师们技艺大增。
  以后,钟仕伦、周可行、陈礼德、甘为民、缪付三、杜洪斌、邓援典、闻玉庆、杨兴高、金泽彬、陈玉平、王典宜、何学信、周一静、张正全、明登新、宋书明、冯光荣、陈银生、吴德怀、邓伯金等分别被外交部等部门选派出国,到美国、德国、匈牙利、加拿大、秘鲁、索马里、加纳、阿联酋、伊拉克、尼泊尔等国使馆或餐厅主厨,极大地提高了自贡盐帮菜的影响力和地位。目前,至少有5名自贡盐帮菜厨师在美国中餐馆主厨。
  另外,还有许多厨师被选派到北京四川饭店主厨,还分别到兰州、贵州、广西、云南及省内各地市大型餐馆主厨,传播自贡盐帮菜。
  目前,自贡盐帮菜在成都、北京都开有餐馆。名店有盐商菜、南国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细、留芬酒楼、盐帮传人、替天传味等。
  在美国传播自贡盐帮菜文化
  1991年,沙湾饭店副总经理、一级厨师钟富华,应邀赴自贡市友好城市——美国密歇根州米德兰市做为期一年的自贡盐帮菜艺术表演,先后为米德兰市小学、中学、洛斯威德大学、老人活动中心、米德兰电视台表演了10多场,引起轰动。当地主流媒体《米德兰新闻》、《塞格洛新闻》、《摩加录新闻》、米德兰电视台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称之为中国菜旋风,好评如潮。这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对自贡盐帮菜进行报道。


1993年,钟富华应聘为米德兰市竹园中餐馆厨师。
  竹园中餐馆老板周达是台湾人,父母是上海人,1949年到台湾的。当时竹园中餐馆只经营台湾菜、美式中国菜。钟富华主厨后,竹园中餐馆就增加了自贡盐帮菜。1998年,周达太太生病,要回上海治病,钟富华10万美元盘下了竹园中餐馆。从此,竹园中餐馆更名为竹园盐帮川菜馆,以经营自贡盐帮菜为主,使自贡盐帮菜第一次走进了美国密歇根州市场。
  竹园盐帮川菜馆有大堂、宴会、雅座三种格式60个座位,月营业额5万美元左右,顾客主要是美国人,其次是华人、越南人、泰国人等。大堂正中挂着四川省副省长何郝炬题写的“竹园”匾额,雅间有书法家柳倩的字幅、画家刘克刚的“紫藤八哥图”,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钟富华将自贡盐帮菜分为官府菜、民间菜、家常菜三大类,坚持“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理念,突出自贡盐帮菜麻辣清鲜浓香风味,即官府菜味是浓香—清鲜—麻辣,民间菜味是麻辣—浓香—清鲜,家常菜味是浓香—麻辣—清鲜,菜品上桌顺序也照此顺序进行。因此,竹园盐帮川菜馆不但受到华人的欢迎,也受到美国人的欢迎。美国国会议员戴维·坎普、原密执安州州长英格尔、原米德兰市市长马恩、底特律大学著名教授戴鸿超等就餐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多次接待过四川省领导、省外事办领导、省歌舞团、自贡市政府访美团等,他们食后都说是地道的自贡盐帮菜。将自贡盐帮菜在美国市场扎下根,钟富华是第一人,功不可没。
  经营中,钟富华坚持“一、家、人”理念,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所谓“一”,就是顾客第一、卫生第一、服务第一、菜品第一。在竹园盐帮川菜馆,顾客一切合理的要求,餐馆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满足。比如菜肴的口味,就可根据顾客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服务。“家”,就是以店为家、即顾客来餐馆用餐,就应像回家吃饭一样,餐馆的服务就应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顾客;老板和员工也应亲如一家。“人”,就是以人为本,不分国籍、肤色、民族、贫富,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做到合情合理。钟富华在传播自贡盐帮菜文化时,也传播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工作之余,钟富华还潜心研究自贡盐帮菜,先后在美国《世界日报》、《厨师通讯》上发表了《鱼香味源自四川自贡》等研究文章5篇,在《四川烹饪》上发表研究文章3篇。回国前,钟富华刚完成一篇研究自贡盐帮菜的论文《自贡盐帮菜三绝》,美国厨师协会主办的《厨师通讯》将在今年第11期刊发。
  钟富华在论文中认为,从旅游角度分,盐都“大三绝”是“看三绝”、“小三绝”是“购三绝”,那么,自贡盐帮菜的水煮系列菜肴、牛肉系列菜肴、鱼香味系列菜肴,就是“吃三绝”。钟富华说,“吃三绝”都是自贡盐帮菜的原创,特色鲜明。水煮技法是受盐工“煮海”启发,鱼香味是在民间“假鱼海椒”基础上改进的,牛肉菜肴更是自贡盐场800年大量使用牛的结果。美国《世界日报》曾刊有《川味牛肉自贡最有名》文章,影响很大。  在海外,一提起“水煮”烹饪技法、“鱼香味菜肴”,都知道是中国菜、川菜,但无人知道是自贡盐帮菜首创。钟富华认为,“独特的水煮技法”、“经典的盐史牛肉”、“传奇的鱼香风味”是自贡盐帮菜的精华,应成为食中三绝,好好打造。透出钟富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回到美国后,钟富华准备在美国另外一座城市再创办一家比竹园盐帮川菜馆更大的中餐馆,将中国饮食文化、自贡盐帮菜文化在美国传播得更广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