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潮流兴夹BAND(香港60-80年代乐队、组合资料整理)组合

作者:一剑穿过忧伤 发布时间 11/10/03 来源 豆瓣

组合:
1、The Chopsticks(筷子姐妹花)
成员:仙杜拉(Sandra,中英混血)
亞美娜(Amina,高山族)

香港历史上首支女子组合(有说是D′Topnotes Humming),1970年,獲娛樂唱片公司簽約灌錄唱片,1973年解散。

仙杜拉,原名梁玉姬,英文名Sandra Lang。是70年代出道的香港歌手。曾与阿美娜合组成《筷子姊妹花》,主要演唱欧西流行曲。后期组合拆伙,仙杜拉独立发展。1974年主唱无线电视自制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姻缘》,与同期的许冠杰等共同掀起粤语流行曲的热潮。不时于全球各地表演献唱,自创歌曲《凤阁恩仇未了情》揉合东方戏曲的词曲和西方rock music 、jazz和rap 等音乐元素,大胆创新之余亦不乏爱好者。而正因她唱腔轻松、大胆创新,所以有“鬼马歌后”之称。1991年香港新城电台启播,仙杜拉亦被邀请到新城金曲台任主持一职。

2、D′Topnotes Humming
香港首队二人女子组合,20世纪60年代,香港乐坛以唱英文流行曲为主。1964年6月,披头四访问香港後,香港组乐队之风更兴盛。至於第一队女子二人组合,应该是一对在香港出生的菲律宾姊妹Christine Samson和Vicky Samson组成的D′Topnotes Humming,推出过约5张英文细碟,但若论形象、人气和影响力,60年代的代表组合无疑是筷子姊妹花。

3、森森斑斑合唱团
森森是20世纪60年代後期的粤语片青春派演员,她不久即转入香港无线台当艺员,亦灌录过几张国语细碟,曾与妹妹斑斑(当年叫彬彬)及4位男乐手组成The Bumble Bees乐队。1973年,斑斑加入无线《欢乐今宵》,并与森森组成森森斑斑合唱团,主要与其他歌手联合出碟,代表作有《神凤》、《星星月亮没太阳》等。1979年的《星星月亮没太阳》是森森斑斑合唱团唯一一张单独录制的大碟。

4、巨人合唱团
洪钟就索性在此居留,成为港人,并和温焯光、麦青组成“巨人合唱团”,经常在电视及香港的歌厅献唱。巨人三重唱,成立于一九七六年,由洪钟、温灼光、麦青三人组成,巨人取意集三人的力量,以三重唱演唱的形式,将时代曲的表现形式推向新境界。并希望通过三人精诚合作,以巨人步伐,在流行曲的演唱创作道路上迈进。巨人三重唱并不指定谁是主唱,而是根据歌曲内容、旋律、音域等方面的需要,编排高、中、低三声部,一般情形是,由洪钟担任低音,温灼光担任中音,麦青担任高音,不过也有不同的特殊处理,最主要是考虑整体的需要,力求将每一首歌曲演绎到完美境界。2005年播出的电视节目名曲满天星,麦青与温灼光在其中一集也参与演出,唱的就是《少年的我 / 蓝天百云》medley版。

洪钟
台湾人,早前在歌厅唱歌,后经人发掘,约在60年代到香港发展,以一曲亲自改编英文歌《The Laughing Policeman》的《奇妙的约会》,在香港乐坛打开知名度。他在这首歌里展现出诙谐有趣、但难度艰涩的“笑嗓”绝活,令人耳目一新,立即吸引了多数乐迷的目光。随后即与香港百代唱片公司签约,出版第一张专辑《美丽的回忆》,专辑中一曲《心上人》更成为流行金曲。洪钟歌声丰富多变,但真正令人折服的是他那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呢喃低吟的绝佳歌艺。《半个月亮》、《莉露》、《爱情的代价》都是洪钟抒情歌曲的经典。音乐是蔡明亮电影中不可少是必要元素,百老汇、经典老歌、传统民谣,都是他喜爱的东西,【天边一朵云】的原声收录了许多旧上海的老歌,其中【半个月亮】的演唱者叫洪钟,他在六十年代东南亚、香港一带颇富名气。这首歌的作词是台湾散文作家蒋芸, “我望着残月心苍茫,那另一半在何方,是不是照在你身上……”,歌词相当优美。此外这首歌的制作相当认真严谨,编曲还特地加入了提琴、乐队等编制。电影中李康生唱的【奇妙的约会】这首歌也是洪钟的歌曲。

麥青
名指揮家及歌唱老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主修聲樂系與指揮系(合唱指揮)。多年演藝、指揮及教學經驗。曾為全職流行歌手及音樂劇演員。 1970年獲選由華僑日、晚報主辦的香港首屆「十大金獎歌星」。古典音樂方面,於1976年創「巨人三重唱」,將一些經典的國語時代曲重新設計及編曲,用三重唱(Trio)的形式去演繹,將流行曲的演唱風格提升到半古典(Semi Classic)的層面。隨後於加拿大擔任多倫多海外華人音樂協會合唱團及文藝季合唱團指揮,並舉辦「麥青合唱訓練班」。

溫灼光
溫凱程,原名溫灼光,七十年代先後於香港電台「良辰樂韻」和「弦歌伴知音」等高收聽率電台節目擔任主持,其後轉向歌壇發展,出過多張唱片,憑組合「巨人三重唱」而走紅,更在七七、七八連續兩年獲選為香港十大歌星之一。正在歌影事業如日方中的時候,其中一個拍檔要移民,紅極一時的組合被迫拆伙。「當時是一九八一年,是我演藝事業上最大的一個危機,也正好讓我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溫凱程說,「當時我想到,我們做演藝這一行,總有退下舞台的時候,退下後來怎辦?末來的生活保障從何而來?所以我要尋找另一個可以持續發展,能夠帶來長遠保障的機會。」溫凱程說。溫灼光,在商台時是一台節目主持人,後來與麥青和洪鐘等,組成巨人三重唱,紅過一段日子。但卻隱退了。最近他和麥青又在徐小鳳演唱會出現,聽說又再復出,但只得兩位,少了洪鐘,引來話柄被人笑他們‘單吊紅中’ 。

4、情侣合唱团
成员:罗文
沈殿霞

5、家燕与小田
黎小田和薛家燕

6、四朵金花
成员:汪明荃
沈殿霞
王爱明
张德兰

四朵金花是1970年代初出现在无线电视翡翠台晚间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内的歌舞组合,由汪明荃、沈殿霞(肥肥)、王爱明(明明)及张德兰(圆圆)组成,甫推出即广受欢迎。当时除在《欢乐今宵》歌舞演出外,更拍摄以四姊妹为主题的电视特辑与唱片,尤以《四朵金花》一曲为甚。在七十年代末电视剧兴起时虽各自发展,在1990年代至近年的聚会,当他们聚首时皆仍以四朵金花相称。

張德蘭
(1959年11月10日—),1980年代流行女歌手,信奉天主教。 張德蘭以童星張圓圓身份加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並與汪明荃、沈殿霞、王愛明三人組成四朵金花,在綜合電視節目《歡樂今宵》演出,合唱歌有 '世界真細小'等。並在此時與石修合唱《彩虹化身俠》主題曲。 張德蘭的成名作有劇集《網中人》主題曲《網中人》及劇集《神鵰俠侶》主題曲及插曲《何日再相見》、《情義兩心堅》、《留住今日情》等。 張德蘭在1980年代尾退出娛樂圈,並在1998年參與顧嘉煇及黃霑的《顧嘉煇黃霑真友情演唱會》。其後於2000年代初,張德蘭應區瑞強邀請參與其民歌演唱會,並推出國語小調歌曲。

7、四乐士
成员:李振辉
贾思乐(Louie Castro,澳门人,后成为歌手、电视艺员和电台DJ)
森 森
斑 斑

8、六啤半
香港商业电台喺七十年代嘅十三位最受欢迎嘅唱片骑师(DJ)。"啤"系英语PAir,即"一对",因为呢十三啱啱好六女七男。佢哋曾代表住香港乐坛嘅一段光辉时刻,以及当代年青人嘅集体回忆。佢哋除咗推出咗一张同名大碟以外,重主演过无线电视嘅电视节目《爱情安哥》。呢批人喺成长后有唔少都成为日后香港娱乐界独当一面嘅人物。例如:俞琤成为咗商业电台嘅执行董事、汤正川同陈少宝后来都成为咗唱片公司嘅高层、曾路得同卢业瑂都系香港知名嘅歌唱导师。即使系身故嘅钟保罗,当年亦系香港有名嘅主持人。
成员:关西蒙、曾路得﹑钟保罗(已故)、卢业瑂、俞琤、杨振耀、汤正川、陈少宝、乐仕、钱钱、张武孝、苏施黄、梁安琪

關西蒙
(Simon Kwan),前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是當時的「六啤半」的成員。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曾經在電台及電視台當紅,曾在無線電視的電視劇《愛情安歌》裡擔綱演出。現時去向未明,傳聞他成為了玄學家。

曾路得
(Ruth),基督教創作歌手,歌唱導師,曾任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曾路得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在中學時期參加多項音樂比賽,並取得佳績。不久,在無綫電視的創作歌曲大賽上,以一首「TIME」聲名大噪。她在美國完成學業後便返回香港工作。1970年代香港商業電台著名13人唱片騎師組合六啤半其中一名成員。在六啤半大碟中,她主唱的歌曲有〈那一天〉和〈天各一方〉,與陳少寶合唱的有〈快樂時光〉。曾路得當時在電台負在商台期間,她協助《6 Pair半》灌錄同名大碟 。並主唱《天各一方》這首經典粵語流行曲 。其後,她曾為CBS,WEA等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推出為人熟悉的歌曲,包括《驟雨中的陽光》、《風爭》、《全力一拼》、《願》、《風裡的繽紛》及《開心最緊要》等。主持的節目包括《珍寶午餐》和《得妹一小時》。曾路得在1984年加入了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她其後成立自己的製作公司,致力於製作及推廣現代基督教音樂及福音唱片。 2001年7月,曾路得回香港參與《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基督教音樂節》,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 "Music On Fire 音樂佈道大會"中,獻唱了兩首最新的詩歌。曾路得為了照顧家庭,不久結束了自己的公司。她開始私人教授歌唱技巧。其間為多名香港流行歌手指導,包括:林憶蓮,彭羚,鄭伊健等都曾向她請教。曾路得在1996年與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她有1名兒子。曾路得之丈夫是香港警務處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吳家聲。

鍾保羅
(David Chan/Paul Chung,1959年-1989年9月1日),本名陳振民,鍾保羅這藝名是源自在商業電台當唱片騎師時(正值六啤半時期)的綽號「大俠一棵蔥」的諧音,而後來他的電台節目名稱亦叫作《天地一棵蔥》。鍾保羅是前無綫電視綜藝節目主持、前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藝員,1980年代的年青人偶像。他於1978年加入商台擔任DJ,直至1981年他與商台鬧翻,轉到當時麗的電視主演劇集。其間他與陳百強、張國榮主演過多部青春電影,獲得好評。1985年他轉投無線,在《歡樂今宵》出任主持,並連續3屆擔任港姐司儀,而港姐司儀空缺現由陳百祥和曾志偉取代。由於其外型俊朗,且有急才,擔當不同類型節目的主持均十分出色,因此被傳媒冠以「金牌司儀接班人」的稱號(「金牌司儀」即指何守信)。他本來與女友上山安娜於港島北角繼園台同居,後來兩人分手收場。1989年9月1日,於新界東沙田第一城寓所墮樓自殺,終年30歲,而他的自殺正好是開學月和無線電視動畫《三劍客》播放期間。此後數年有關他的自殺傳聞不斷,比較可信的是他因賭債纏身而走上絕路(事前有報道指他自殺前數年常向電視台同事借錢).

盧業瑂
(Brenda Lo),香港歌手,電台節目主持人,曾擔任電視台編導。盧業瑂在1980年代初成為麗的電視的編導,協助製作「亞洲業餘歌唱大賽」,其間與區瑞強於民歌餐廳演出。幾乎同時加入商業電台成為唱片騎師,並成為電台內六pair半13人組合其中一員。1980年在六啤半大碟中主唱著名的以日本歌手五輪真弓改篇的雋永歌曲「為甚麼」、「泥路上」(同為鄭國江填詞)和「甜甜廿四味」等並在1980年代初簽約EMI與飛利浦發行個人唱片曲集。1985年至1988年3月間在商業二台主持《月光光四人幫》晚間節目(與楊振耀、黃鐵雄、張麗瑾、劉煥君、陳輝虹)1992年她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後加入當時的溫哥華中文電台即是現在的加拿大中文電台至今。現為加拿大中文電台高級副總裁。另外她曾在美國洛杉磯KMRB中文電台AM1430頻道主持周末節目《Music Cafe》。雖然退出香港樂壇,但她亦不時回港參與懷舊金曲表演、基督教團體組織的音樂會節目如2006年9月底舉行之「關懷社區好歌音樂會」.現時盧業瑂亦以駐溫哥華加拿大中文電台主持人身份,為香港電台第一台每星期主持一天關於海外華人及溫哥華近況的節目《大城小事》。

俞琤
(1954年-),香港的電台工作者,現為商業電台副主席。俞琤1971年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五畢業後,進入商業電台任唱片騎師,主持節目《早晨老友記》。之後與其他DJ組成六啤半,大受歡迎,升任監製。1982年離開商台,曾於無綫電視任歌唱節目《勁歌金曲》司儀。1988年重返商業電台任行政總裁。2000年起逐漸淡出商台管理,至2003年辭去商台行政總裁一職。俞琤後曾在電訊盈科旗下盈科天馬動力擔任行政總裁,但無大成績。2004年發生鄭經翰及黃毓民封咪事件後,重新出掌商台,任董事局副主席至今。俞琤重返商台後,揚言要將電台「變得理性」,開始整頓部份被指為「敏感」的節目。之後商台節目作風出現轉變,立場變得溫和,並以《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代替《風波裡的茶杯》,但收聽率則出現下跌。

楊振耀
(Eric YEUNG Chun Yiu),前無綫收費電視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兼首席助理行政總裁。曾任路訊通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總經理助理及署理總經理。香港商業電台著名13人唱片騎師組合六啤半其中一名成員。在六啤半大碟中,他主唱的歌曲有〈搖擺樂〉。 1985 至1988年,楊振耀在商業二台中與盧業瑂、黃鐵雄、張麗瑾、劉煥君、陳輝虹等人主持《月光光四人幫》節目。1995年,楊振耀移居澳洲,擔任澳洲上市 Tele-Italia 公司旗下華語有線電視台 New World TV 執行監製。1997年,楊振耀重返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任職企劃及策略總監。2000年10月,楊振耀加入路訊通控股有限公司擔任節目策劃總裁。

湯正川
前著名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填詞人。香港商業電台著名13人唱片騎師組合六啤半其中一名成員。六啤半大碟中,他主唱的歌曲有《年青人》和《人在社會中》。湯正川作為填詞人的歌曲有陳潔靈《獨坐咖啡室》、威鎮樂隊《好大個網》、徐小鳳《風的季節》、《深秋立樓頭》、葉麗儀《愛是無涯》,和無綫電視劇插曲《心中懷着你的愛》和《尋知己》(合唱:王綺嘉)。

陳少寶
前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曾擔任環球音樂高層及寶號娛樂製作有限公司主席、總裁兼行政總裁,現為一間大型傳媒集團董事兼高層,及香港新城電台唱片騎師。香港商業電台著名13人唱片騎師組合六啤半其中一名成員,其時使用陳小寶為名。現於新城知訊台中擔任唱片騎師,主持節目包括:《小寶與文迪》、《流行直播室》2003年,陳少寶在香港廉政公署的「舞影行動」中被拘捕,其後因廉署沒收其手機,令他未能即時找律師代表,因而獲釋。

樂仕
前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演唱會搞手。香港商業電台著名13人唱片騎師組合六啤半其中一名成員。在六啤半大碟中,他主唱的歌曲有〈賞心樂事〉。與此同時,他亦創辦了《新時代雜誌》,報道流行樂壇新聞,與當時另一本較早時期創立的《好時代雜誌》打對台。1983年移民至加拿大, 認識了著名唱片騎師Wolfman Jack,在各地舉行演唱會,並開始投資多倫多物業市場。樂仕1997年返港,成立Wolfman Jack(香港)製作公司,邀請「老牌」外國歌手來香港開演唱會,至今有數十位外國歌手接受了他的邀請,包括2005年的著名男高音巴伐洛堤(Luciano Pavarotti)和Bee Gees成員Robin Gibb。

9、The Samson Sisters
1987年D'Topnotes解散,Christine並不因而退隱樂壇,卻與姊妹Vikki和Lizzie另組三人合唱團The Samson Sisters

10、散芬芳合唱团
成员包括钟定一、刘天兰、岑建勋、陈国新, 基本上都是「黑白唱片」的音乐人,他们替歌手们当和音。最佳的例子就是「边缘回望」大碟内的「心肝房客」。散芬芳的名字可能最早出現在林子祥的「活色生香」歌曲內當和音(⋯香檳酒昇起的泡,散芬芳⋯)。曾灌錄《五福星》插曲《散芬芳》(1983)。

11、The Swinging Minstrels
1967年何国禧与关正杰及一男一女组成The Swinging Minstrels民歌队﹐以Peter Paul & Mary的歌曲Man Come Into Egypt参加星岛晚报主办的“第八届全港业余歌唱比赛”的“歌唱合奏组”,并且得到冠军。 当时比赛除了歌唱合奏组外,还有欧西流行曲组﹑国语时代曲组及古典歌曲组,而何国禧也以独立身份以For Behold, Darkness People That Walked In Darkness 参加了古典歌曲组,虽然不能晋身三甲,然而能够进入决赛中的10名,已坐稳得到优异奖了。同年The Swinging Minstrels又参加了星报主办的Talent Quest音乐比赛﹐得到亚军。 翌年与另一队得奖者Garbriels 合作灌录了一张名为“Talent Time '67 Winners” 的EP﹐翻唱了两首Peter Paul & Mary 的歌曲﹐分别是Early In The Morning 及Settle Down。
1979年香港电台制作的电视剧“屋檐下”同名主题曲﹐可是除了熟悉这首歌曲外﹐对主唱人是何方神圣却不大了解。 同期还有一首西洋歌曲改编歌“遨游万里”﹐此首歌曲在70年代末被用作云丝顿香烟电视广告歌﹐广告版本由关正杰所唱,其后被改编为流行曲用作何国禧首张粤语专辑的主打歌。 那时因为香港宝丽金出版了一张老歌精选20 Original Everlasting Oldies﹐收录了King Of The Road﹐故笔者从中认识到此曲的原装版本。

何国禧
其实早期的何国禧在丽风唱片旗下也出版过好几张单曲唱片﹐去年一位爱好音乐的朋友便曾推介他的一张1971年的“患难见真朋/吾生也有涯”的单曲﹐歌曲名称虽是中文﹐其实是西洋歌曲You've Got A Friend 及My Way。朋友认为他的声线比关正杰更低沉及厚实﹐可是自己就觉得他演唱感情比较生硬。 这张单曲由现今金牌经理人Pato Leung 梁柏涛监制的。何国禧灌唱的粤语专辑不多﹐除了1979年的“遨游万里”外﹐两年后也在一张合辑中出版了3首歌曲﹐“小草”是电影主题曲﹐当年也有不错的播放率﹐但论受欢迎便要数与儿子何君乐合唱的“亲亲爹地” 了﹐此曲轻鬆温馨﹐多年来都成为一首不同年代乐迷讚口不绝的歌曲。1983年何国禧签约Wea﹐发行了一张“灵犀一点通”后﹐便甚少听到他的歌曲了。 专辑中的主题歌曲成为专辑的主打歌﹐但令到笔者留下印象的﹐却是改编Rhythm Of The Rain的“雨中情”。记忆中他也曾为关正杰电视特辑中担任嘉实﹐最深刻是他俩合唱了Save Your Heart For Me。

2009-11-10 15:50:21 来自: 一剑穿过忧伤
關正傑
(Michael Kwan,1949年3月27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南海,香港著名業餘歌手與建築師,現居於美國,並拒絕作任何公開露面。不過,他主唱的作品有不少仍然為香港人所喜愛,不時都可以在各大傳媒中聽到。中學時就讀於香港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197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他之所以為人認識,是因為他以業餘歌手身分晉身樂壇並取得驕人成就,在香港樂壇裡,這是一個前所未有,亦是絕無僅有的先例。基於其在娛樂事業的成就與社區工作的貢獻,於1982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並於1985年獲英國頒授榮譽獎章。關正傑是粵語流行曲發展史上,其中一位主要的早期實力派歌手。他在中學時期曾與何國禧(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屋簷下》主題曲的主唱者)及兩位同學合組樂隊The Swinging Minstrels,以唱英語民歌為主。以Peter Paul & Mary的歌曲 《Man Come Into Egypt》參加星島晚報主辦的「第八屆全港業餘歌唱比賽」的歌唱合奏組,並且得到冠軍。同年他們又參加了星報主辦的Talent Quest音樂比賽,得到亞軍。翌年與另一隊得獎者Garbriels 合作灌錄了一張名為《Talent Time '67 Winners》的 EP,翻唱了兩首Peter Paul & Mary 的歌曲,分別是《Early In The Morning》及《Settle Down》,可見早期的關正傑甚受 PP&M 民歌影響。1969年考進了香港大學建築系,並且以個人姿態在EMI灌錄了一張單曲《Cecilia/Ain't That Rain》,同期除了亮相蕭芳芳主持的《芳芳的旋律》外,也跟她合唱了一首《Little Green Apples》,而且更在香港《電視週刊》內寫專欄,教彈古典結他。[1]後來因升學關係,民歌隊解散。他完成大學課程後成為建築師,並在大約1976年開始唱粵語流行曲,初時他最為人熟悉的歌之中,有不少也是電視劇及電影主題曲。1990年代初關正傑移居美國,繼續其建築事業。《兩忘煙水裡》(香港無線電視電視武俠劇《天龍八部》插曲)仍然是經過那時代的人在卡拉OK的熱點歌。所唱香港電台播放佛教節目《空中結緣》主題曲《緣》因為節目至今定期播放。

12、小虎队(香港)
小虎隊是香港1984年成立的合唱組合,原由胡渭康、孫明光及林利三人組成,三人同為香港無綫電視新秀歌唱比賽出身,簽約華星旗下。以青春陽光的外形、活力四射的舞蹈為招徠,曾唱的歌曲《忍着淚說GOOD-BYE》及《伴我啟航》,後者為電視劇《新紮師兄》主題曲。歌曲收錄在華星同時期的數張集錦專輯之內。他們也曾與日本組合少女隊合作演一部電影,就是1985年上映的《青春節拍》。後來由於發展未如理想,大約成立一年後解散。小虎隊的名稱,以及三名男孩的活力形象,源自當時日本的組合苦柿隊。2009年,小虎隊」曾先後在6月某演唱會及7月11日無綫電視慈善籌款節目《明愛暖萬心2009》作表演嘉賓。是兩次表演皆沒有孫明光,而由蔣慶龍代替。

林利
(Lam Lei,1966年8月24日-),香港,台灣電視藝員,於1982年參加了由香港無綫電視及華星娛樂有限公司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與梅艷芳同屆)而入行,其後於1984年與同是新秀歌唱大賽出身的胡渭康及孫明光組成「小虎隊」並推出唱片,憑著無綫電視劇《新紮師兄》主題曲《伴我啓航》及《忍着淚說Goodbye》而紅極一時,可惜其後組合發展未如理想,於1986年解散。林利在無綫電視拍劇了數年後,於1991年離開香港到台灣發展,並改名為林立洋,拍劇及出唱片。現時林利全職擔任一間美髮產品公司的公關經理,並同時拍劇。2008年重返娘家無綫電視拍攝電視劇《學警狙擊》。

13、草蜢
历史:由蔡一智、蔡一杰和苏志威组成。参加华星唱片公司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落败,却为梅艳芳的赏识,邀请他们成为梅艳芳的御用伴舞演员,后由梅艳芳提携,于1988年成为全职歌唱组合。劲歌热舞是他们的风格,当时的竞争对手无疑就是台湾的“小虎队”,两队组合常常被人用来比较。草蜢的部分经典曲目:飞跃千个梦、夜了、旧唱片、暂停,开始过、岁月燃烧、忘情森巴舞

14、梦剧院
历史:1988年出道,由李敏和刘文娟成的二人女子组合,在大专歌唱比赛中为唱片监制发掘,走书院风格路线。刘文娟负责主唱,李敏负责填词,是1980年代中期乐队热潮中的一阵清流。梦剧院解散后,刘文娟曾推出个人大碟,而李敏则继续为其他歌手填词,也出过一些散文集,解散后也在商业电台做过主持。十大中文金曲新人奖铜奖得主。李敏嫁了给李进,07年出少年冒险小说,被指学《Harry Potter》;刘文娟嫁人后定居温哥华。梦剧院的部分经典曲目:遍雾遍雨、窗外、停车暂借问、四份三日、真相、黄昏的诱惑、天生一对。


15、开心少女组
历史:1985年出道,罗美薇(张学友的妻子)、陈嘉玲和袁洁莹的少女组合,因主唱所演出电影《开心鬼放暑假》的主题曲及插曲而推出唱片,以陈嘉玲有较多独唱的作品,合唱的作品以少女式唱游为主,后来的《开心乐园》和《开心油戏》风格亦大致雷同。后期成员为陈嘉玲、袁洁莹、何佩儿、林颖娴四人。开心少女组的部分经典曲目:丑小鸭之恋、开心放署假、良师颂、一弯明月、不管你是谁(与黄百鸣合唱)、再不易忘记。后罗美薇潜心做张太,07年被封为宾妹公敌;陈加玲不知;袁洁莹被厌食症困扰,但仍做到丰胸代言人;何佩儿不知;林颖娴据报章报导喺美国做会计师,嫁咗 (好似话老公系鬼佬),前几年做过港姐决赛嘉宾后,被张玉珊睇中做修身堂代言人。

開心少女組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一個少女組合。

成員
羅美薇、陳嘉玲(後改名陳加玲)、袁潔瑩、林姍姍、羅明珠、柏安妮、李麗珍、何佩兒、林穎嫺、傅明憲(孫慧)、黎姿都曾經是「開心少女組」的成員,但是其中最為出名的為羅美薇、陳加玲、袁潔瑩。她們基本上都是黃百鳴發掘,並且接演了《開心鬼》、《開心樂園》、《開心鬼撞鬼》、《戀愛季節》、《八喜臨門》等生活喜劇片。「開心少女組」健康、活潑的形象,很受學生的喜歡,成為當年香港年輕人喜愛的青春偶像。

羅美薇
(May Lo,1966年9月1日-)是香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著名演員,亦是香港著名歌手張學友的妻子。她在1980年代由黃百鳴所發掘,於電影《開心鬼》擔綱演出而加入娛樂圈,與羅明珠、袁潔瑩、李麗珍、陳嘉玲、柏安妮組成《開心少女組》(其中傅明憲在開拍前脫隊),其後與張曼玉、劉嘉玲和鍾楚紅並稱香港最有前途的女性演員。1985年在拍攝電影《痴心的我》而認識張學友,二人開始戀愛。人們都說張學友和羅美薇是明星中的「地下情」的「鼻祖」,因為他們曾在1988年宣佈分手,但隨後在1991年又宣佈復合,傳聞是因爲當時張學友演藝事業處於低谷,而在1991年張學友事業穩定後兩人迅速的再一次公開戀情。二人感情轉趨穩定後,羅美薇選擇轉向幕後,輔佐張學友,逐漸淡出娛樂圈。因為雙親離婚,羅美薇從小是和婆婆一起過活長大的,進入娛樂圈後認識梅艷芳,二人結成契姐妹。1996年2月15日,羅美薇與張學友在英國首都倫敦註冊結婚,共同組織一個令人稱道的幸福家庭。現時二人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瑤華,小女兒張瑤萱。在1999年,世界小行星協會給予張學友爲一顆小行星命名的機會,張學友將此顆行星命名爲羅美薇的英文名「MAY」。羅美薇自1996年嫁給張學友後極少公開露面,近幾年在張國榮,梅艷芳等人的葬禮上曾經公開露面,平時亦只能在香港的一些八卦雜誌上面看到香港的狗仔隊在超級市場,高級餐廳等地偸拍到她的近況照片。

陳嘉玲
(1967年11月-),現已改名為陳加玲(Charine Chan)是香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著名演員。她在1980年代由黃百鳴所發掘,於電影《開心鬼》擔綱演出而加入娛樂圈,與羅明珠、袁潔瑩、李麗珍、羅美薇、柏安妮組成《開心少女組》(其中傅明憲在開拍前脫隊)。她的姊姊為香港演員及歌手陳秀雯,姐夫為林國雄。因外型與另位香港演員簡慧珍神似,常令人混淆。

袁潔瑩
(Fennie YUEN,2007年改名為袁瑩,1969年9月15日-),籍貫廣東東莞,是一位香港演員。樹仁中學中四畢業,未曾考過會考。1985年於街頭被黃百鳴發掘,故以15歲半之齡加入影壇。袁潔瑩最廣為人知是於1980年代與羅明珠、李麗珍、林珊珊、羅美薇、陳加玲、傅明憲、柏安妮、黎姿等組成「開心少女組」主演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開心鬼》系列及曾於1980年代推出唱片。隨後曾經出演了電影《八星報喜》,《喋血街頭》等等。於1993年加入無綫電視,主力出演電視劇,而減少電影的產量。於1994年曾患厭食症,體重一度下降至77磅。於1990年代與音樂人徐日勤拍拖,其後分手。曾與王傑、顏福偉傳緋聞,其後性取向成疑,於2005年與富家女阮嘉欣傳緋聞。

羅明珠
(1968年9月11日-)原名羅皓茵,英文名Bonnie LAW,跟羅美薇及黎姿等女星同一時期出道,於1984年接拍新藝城電影《開心鬼》出道,年僅15歲半。後來離開新藝城,加入華星唱廣東歌和接拍無線劇集。於1990年代開始淡出娛樂圈,只是偶爾出席舞會。她表示現今而退出娛樂圈從商。

林珊珊
(Sandy Lamb)(1963年12月-),曾任香港電台節目主持及歌手,現BMA唱片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珊珊1981年於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畢業,參加香港電台舉辦的DJ訓練班,與鄭丹瑞及何嘉麗主持《三個小神仙》而為人熟悉,其後亦曾兼任歌手及演員,推出過多張唱片,又演出電影及電視節目。1990年代,林珊珊轉為幕後,任職唱片公司。1995年出任BMG唱片公司市務總監,並開始擔任鄭伊健的經理人;其後成為BMA唱片董事總經理,管理旗下多位藝人。現開設Lamb Production Limited,旗下藝人包括:鄭伊健、草蜢、林曉峰、康子妮。林姍姍的舅父為電影演員狄龍,其胞弟林海峰及林曉峰亦為DJ及節目主持人,另外有一胞妹林嫣嫣。1986年,林姍姍放棄演藝事業,前往美國三藩市與當時正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就讀的前香港游泳代表李啟淦結婚,憑積蓄支持在美國的生活,並誕下女兒。其後她與女兒返回香港,1988年轉投商業電台工作,並於1989年誕下第二名女兒。但李啟淦大學畢業回港後,於1992年,據報道因出現第三者而宣佈離婚。她現任男友為陳少松。2007年1月,《東周刊》封面報道指林姍姍患上乳癌,她公開否認,並承認其子宮發現纖維瘤,於2006年11月於養和醫院進行微創手術割除,向BMA唱片請假3星期休養。

李麗珍
(Loletta Lee)(1965年1月8日-),1998年曾改名李孋珍、但產子後改回李麗珍,香港電影演員。中學時期開始拍廣告。1982年,於北角協同中學中五畢業,之後參與黃百鳴製作之《開心鬼》電影,並以開心少女組之名開始踏入影壇走紅。李麗珍初時均在影片中擔任一些配角,第一部擔當主演的影片為《為你鍾情》,1987年,憑着著名導演譚家明執導的《最後勝利》,獲提名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但往後的日子半紅不黑,娃娃臉似長不大,故毅然推出二本三級露點寫真集及多部三級片尋求突破,終於因此而紅遍中、港、台;首部三級片為嘉禾電影公司製作之《愛的精靈》。1994年,與藝能動音簽約,推出國語唱片《純真》大碟,大碟並由台灣著名音樂人李安修監製;著名作品有《忘情水》。到1996年與香港音樂創作人許愿結婚;被傳媒冠以「美女與野獸」的結合。1998年,復出娛樂圈。1999年,憑電影《千言萬語》奪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演藝事業走到高峰。2000年,李麗珍與許願離婚,女兒撫養權歸其擁有。2004年,因與已婚髮型師馬桂燦(Jacky Ma)傳出緋聞,而半隱退於香港影壇;現在將演藝事業全面往中國大陸發展。2009年,44歲的李麗珍傳出有喜,更豪貼300萬港幣在元朗買屋,準備和知名作詞人男友潘源良結婚。

傅明憲
(Gigi Fu,1970年10月13日-),前無綫電視藝員,長城電影公司的著名演員傅奇及石慧之女。14歲時曾以藝名孫慧演出電影《開心鬼放暑假》,然後繼續學業。1994年於美國約克大學畢業回港,之後加入無線電視,正式加入娛樂圈。傅明憲在1999年與海域集團主席葉劍波結婚。傅明憲擔任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會長、東華三院丙戌年(2006/2007)董事局總理。盛傳傅明憲與莊士太子爺莊家彬過從甚密,二人早前被發現撐枱腳吃飯,雙方表現甚為避忌。自丈夫葉劍波被控涉嫌詐騙之後,傅明憲已甚少與丈夫見面

柏安妮
(PAK On-Nei),本名Annie Bridgewater,是香港電影的女藝人,是英國,中國與馬來西亞混血兒,在13歲時到英國留學,從影之前為香港花式溜冰冠軍,她在1980年代後期得到黃百鳴的賞識,獲邀參與電影拍攝,與開心少女組一起合作。曾推出過多張唱片。與柏安妮同期的還有孫慧(傅明憲)。父親為英國醫生,所以她為英馬中混血兒。家境優渥,課業優異,曾獲牛津大學錄取(因進入演藝圈而未去就讀)。後進入香港大學生物系就讀完成學業。 與梁朝偉合作風塵三俠曾傳緋聞。曾與鄭浩南相戀,後因無法與男方達成婚姻上共識而分手。香港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與同學相戀結婚,育有二女。現為明德兒童啟育中心職業治療師。

黎姿
(Gigi Lai,1971年10月1日-),著名無綫電視女藝員,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四會下埗黎寨村或新會會城都會村,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孫女,祖母是香港第一代電影明星林楚楚,姑媽是演員黎宣。她的胞弟黎嬰是皮膚科醫生,於銅鑼灣開設皮膚護理中心。丈夫是馬廷強。黎姿是2004年度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得主。 黎姿生於香港,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第六子黎錫的長女,祖母是香港第一代電影明星林楚楚,姑媽是演員黎宣與黎灼灼,姑丈是前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沈昌煥。雖然家世顯赫,但黎姿的演技一直不為專業人士看好,但憑藉電影世家的名頭畢竟讓她受益菲淺。她的胞弟黎嬰是皮膚醫生(不是皮膚專科醫生),於銅鑼灣開設皮膚護理中心。黎姿生於電影世家,更熱愛演藝事業,曾修讀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系獎學金課程。小時候為千金小姐,其後家道中落。後被星探發掘後入行娛樂圈,近年多拍攝電視劇。

16、Echo
历史:1989年出道,由李蕙敏及区海伦组成的二人组合,以唱大路情歌为主,但若论组合风格,则以《第四者》、《舌战》等最为突出。拆伙之后李蕙敏继续其歌唱事业,而区海伦则曾一度转到电视发展,婚后已退出娱乐圈。
Echo的部分经典曲目:不再纠缠、 私人空间、想念、随时随地、他最爱的歌、风度、给他一个吻

17、Cocos:
1980年代末出道,走清新的城市民歌风格,主唱为May Ip。推出几张唱片后就于乐坛中消失了。而May Ip也有参与区瑞强的民歌系列唱片。Cocos的风格与“城市少女”很相似。

18、冇有线电台
曾志伟和林敏聪的组合,出过唱片,主持过节目,2009年8月又重组在香港举办栋笃笑。

19、笑星撞地球
廖伟雄(阿灿)和胡大为的组合,两人当时在无线开节目《笑星撞地球》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后来两人出了唱片还拍了同名电影。

20、新青年
商台DJ欧新明、郭启华的组合:

21、Douceurs Doux
民歌二人女子组合,成员吴婉儿丶吴莉莉,后者系84年落选港姐,两人只推出过两首歌12吋single,好快唔见。

22、Face to Face:
1990年出道,由蔡慧玲同吴少芳组成(另一队同期二人女子组合)一样系注重形象包装,歌曲路线两者亦大致相近。但FAce to FAce嘅歌格调较柔和,音乐类型亦多样化,因此亦颇受欢迎。以《一些》、《蝶梦》同《情迷Milano》较为熟悉。 1992年,成员吴少芳(JoDi)同其经理人驾车返回将军澳寓所,喺距离寓所重有3分钟车程嘅地方同一架泥头车相撞。呢次撞车令吴少芳四肢瘫痪,其经理人亦逝世。 FAce to FAce 亦随之解散。Face to Face的部分经典曲目:Face to Face、情迷Milano。

23、软硬天师
香港二人娱乐组合,成员为「硬天师」林海峰及「软天师」葛民辉。二人最初为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设计系嘅同学(当时嘅同学重有著名摄影师夏永康),毕业后于Esprit一同设计橱窗,后来一同获得香港商业电台聘用。最初二人喺商业电台林珊珊主持嘅节目《珊珊收音机》中以一软一硬方式向听众问问题,因以为名。后来二人亦当交通消息报道员(尤其系葛民辉嘅"马路天使 葛 of the Road"较出名)。1988年二人以嬉笑方法主持电台节目而闻名,加入张丽瑾嘅节目《飞越癫狂院》,有『市场价格』环节。1989年9月9号于九龙大专会堂举行首个表演《软硬天师软硬Show》。
其后渐为人识,二人电台节目有《软硬癫台》、《老人院时间》、《软硬今朝》等。当中《老人院时间》非常受年青人欢迎,《整蛊电话》环节更为脍炙人口。之后二人更曾灌录多张唱片、主持电视节目《软硬制造》、拍摄电影等。至1995年,二人停止以组合身分出现。喺2005年林海峰嘅《是但噏发花癫》栋笃笑中提到,佢将会与葛民辉同达明一派喺2007年举行联合表演;然而于2007年3月,林海峰接受访问时证实该合作计划已经告吹。而喺2006年,软硬二人再度以组合形式进行一连串合作计划,如拍麦当劳贺年广告、及《软硬天师 Long Time No See 演唱会》,更于2006年度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夺得「叱吒乐坛组合金奖」同「我最喜爱嘅组合」。2006年软硬更化身成乐队「高山青龙」于「黄贯中狂人习作之音乐篇」演唱会与及各大媒体出现,以揶揄当今香港流行乐坛之不济及K歌之泛滥
名嘅由来
软硬天师)呢个名系欧阳应霁改嘅。因为佢哋系拍挡,所以希望做一个对比,一软一硬,软嘅(即葛民辉)畀提示畀玩游戏嘅听众,硬嘅(即林海峰)则留难听众,佢哋因两人嘅本身性格而决定边个软边个硬。而「软硬天师」亦系由「软硬兼施」略改变音调而成,变成形容两个人,软天师及硬天师也。




非演唱类组合:
十大导
黄岱、莫康时、龙图、胡鹏、冯志刚、李铁、吴回、黄鹤声、卢雨岐、珠玑

九大姐
任冰儿、朱日红、金影莲、许卿卿、黎坤莲、英丽梨、李香琴、梁素琴、谭倩红

八牡丹
凤凰女(红牡丹)、邓碧云(蓝牡丹)、罗艳卿(银牡丹)、余丽珍(紫牡丹)、吴君丽(白牡丹)、于素秋(黑牡丹)、南红(绿牡丹)、林凤(黄牡丹)

十二金钗
黄曼梨、马笑英、陈皮梅、容玉意、李月清、黎雯、甘露……

七公主
香港粤语片时代嘅期中七位著名上契结拜女演员嘅称号。当中成员依次序为冯素波(冯宝宝亲姊)、沈芝华、陈宝珠、萧芳芳、薛家燕、王爱明及冯宝宝。

佳视六君子
指香港佳艺电视嘅六个核心人物。佢哋本嚟都系无线电视嘅高层,被高薪挖角到佳视任职。后来因为佳艺电视开销太大,六人被逼辞职。事件间接引致佳艺电视倒闭。之后,佢哋六人分道扬镳,并各自成为咗香港电子传媒界独当一面嘅人物。佳视六君子分别系以下六人:梁淑怡、叶洁馨、刘天赐、卢国沾、林旭华、石少鸣

丽的三雄
麦当雄、李兆熊、屠用雄,被称为「丽的三雄」,制作连串震撼性节目,领导潮流,给予对手「无线电视」极大冲击。

七小福

银色鼠队
大哥张冲、二哥谢贤、三哥陈自强,四哥陈皓、五哥秦祥林,六哥邓光荣、七妹就是沈殿霞

亞視六君子
徐佩瑩、李玉蓮、潘福炎、劉國華、呂雲生、盧永雄.

台湾非演唱类组合

黄金五宝:
倪敏然
張菲
檢場
徐風
羅江

温拿五鼠:
倪敏然
張魁
張菲
凌峰
夏云飛(一说夏云飞即陈彼得,另一说徐风也是五鼠之一)

(未完成,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