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日本60年代“暴走族”老照片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 11/11/22 来源 来自网络

    暴走族一直是日本的老大难问题。国家警视厅和各都道府县都不断地制定法规来加以管制,同时也约束和打击为暴走族提供燃油、服装和摩托车改装等服务部门。

 

    “暴走族”最先叫“雷族”,后来改叫“游行族”,最后才被称为“暴走族”。据说,现在有些暴走族们讨厌这个名字,提出应改名为“珍走族”。

 

    1959年,雷族在明治神宫外苑前集会。

    1966年,游行族开始登场。

    1968年,暴走族登场。

    1969年,名古屋电视塔事件。在名古屋电视塔周边,暴走族围攻普通平民。爱知县的县警出动机动队,现场出现大规模的骚乱。

 

 

    1970年,电影《轻风骑手》公开放映。长发披肩驾驶着摩托,俊美潇洒的主人公形象,引起了许多年轻的憧憬和向往。从此,长发披肩开始在年轻人中大为流行。

    这些老照片,显示的是1964年的“暴走族”,看来其时还只是个雏形,他们的发型和服装尚未起变化。他们的所作所为还并未有大的出格。

 

    暴走族使用的车辆中,初中生一般以摩托车为主,高中生则以乘用车为主。这些车辆多数是偷盗来的,其中川崎400毫升的zifa因造型霸道,易于改装而比较流行。最近小型500毫升的两轮轻便摩托车也深受欢迎,尤其是女性暴走族对这种轻型机车更为青睐。车辆改装的目的主要是拆除消音器或者更换大马力发动机,从而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在外观上,暴走族们总愿意把车身涂得花花绿绿,引人注目;或是在车身焊上铁条像刺猬似的,显得与众不同。

 

    暴走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着装,像所有的日本公司一样,各个暴走族组织也有统一的服饰:或是比较传统的武士服,或是类似战斗服的服饰,或是模仿美国的哈雷族服饰。衣服上绣着组织的名称和标志(以龙,虎,麒麟为主)。名称五花八门,总之不是骷髅,就是魔鬼、夜叉之类,让人看着就不寒而栗。各个暴走族车队之间还互相竞争,看谁的势力大,能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从表面看暴走族的危害只停留在扰民、违反交通规则等方面,但实际上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暴走族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造成伤亡,而这些冲突的背后经常有黑社会组织的支持,更可怕的是,由于很多暴走族成员都有前科,使得他们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暴自弃的他们也就成为了黑社会组织的生力军。其次,由于暴走族的成员都非常年轻,日本政府对青少年犯罪法律又有很多盲点,使得犯罪年龄不断降低。1999年,在神户两名初中生残忍地杀害肢解了一名素不相识的小学生,并抛尸在校门口,还留下一封向警察的挑战书,此案仅以这两名学生被判入教养所至18周岁而告终。再有伴随这些犯罪而来的盗窃,抢劫,吸毒甚至强奸等恶性案件层出不穷,无辜路人经常遭袭甚至被打死。特别是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年轻人看不到未来,也就越来越希望从团体生活中找到一些慰藉。而这种所谓的团体生活绝对不是什么读书看报,陶冶情操;而是寻求刺激,享乐至上。这就成为了诱发犯罪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