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XOO

Digest

详细介绍日本暴走族的历史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 11/11/22 来源 来自网络

暴走族(bosozoku) 是日本独特的青少年文化现象。暴走族一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但是这个群落真正意义上的壮大与兴起是在80年代。一方面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类似于黑手党的盟会为暴走族(bosozoku)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滋长环境。在当时60-70%年轻人(主指十几岁的孩子)都会义无返顾的加入到这些团伙,然后在马路上追求完美极致的速度演绎,当然对于这些早熟却又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暴走似乎早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终生事业。
    末流偏支往往会被定义为cool,而cool却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流行服饰。因此在网络社会,很多年轻人同样喜欢将自己标榜为暴走族(bosozoku)。平日里他们也会开着一架高分呗的机车穿行于某个城市的街角巷尾,而在本质上他们已完全脱离了早期暴走族的定义。甚至这更能代表一种方兴未哀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这么说?他们狂热追求驾驶机车的追风感觉,但更多意义上他们也许更喜欢这种以车会友,与车相伴的生活方式

暴走族:日本社会的青春痘

可怕噪声惊醒周末清梦  

优美的环境,整洁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礼仪,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可以说是大多数到过日本的外国人,对日本的一种最真切的感受。我作为享受日本文部省国际交流协会的奖学金,曾到日本福冈县的大学做学术访问。大学给我安排的公寓是位于日本199号国道线旁边,住宿的地方与学校只有一路之隔,上课非常便利。宿舍虽说是在路旁,在平时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吵杂,这可能跟日本人开车习惯有关,在日本,驾驶员一般不轻易按喇叭,即使堵车,每个司机都极富耐心,从不加塞和揿喇叭以示烦躁。我正要对自己的住宿条件表示欢欣的时候,到了双休日的两个晚上,国道上有一种声音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深夜的11点以后,在国道上传来一种摩托车排烟管里发出的又响又破的声音,这种声音在空旷而安静的城市上空回响,叫人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恐惧和烦躁。整整两个晚上我无法入睡,到了星期一,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影上来到学校的时候,渡边先生见我这个样子,问我是不是太想家,晚上失眠,我说不是,是晚上的摩托车太吵。“哦,那是暴走族搞的。”渡边先生带一些厌弃的情绪告诉我说。“ 暴走族?什么叫暴走族?”渡边先生说这个话题太长,以后慢慢地跟你谈。自从知道“暴走族”这个名字,我便产生对暴走族探究的极大兴趣。电视是了解日本社会的最直接最便利的窗口,3月,富士电视台以“凶恶化的暴走族”为题,专题报道了暴走族在东京大田区制造的一个事件:几十名暴走族全身武装,手持大旗,肆意的狂走在汽车专用车道上,由于双互拥挤,摩托车相撞,造成2名少年死亡。4月26日下午,2名高中生被发现瘫倒在当地一个公园的一辆摩托车旁,后来两人因脑挫伤而死亡。虽然死者的好友称他们死于交通事故,但警署经数日调查发现,死者系遭暴走族团伙殴打致死。他们的同学之所以说谎,是因为受到被逮捕的几名暴走族的威胁恫吓。
5月7日,日本本州岛中部枥木县的佐野警署传唤逮捕了5名十六七岁的暴走族成员,包括4名高中生和1名无业人员,原因是该团伙涉嫌使用私刑,致使2名高中生死亡。
    这么多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问题专家和法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据初步估计,日本目前至少有10万暴走族成员,他们遍布于全日本的都、道、府、县。“暴走族现象”在日本已经存在了40多年。  


渡边先生见我对暴走族的研究抱有兴趣,在假期之前,他介绍了我认识了一家杂志的记者泽田真幸,他是报道暴走族问题的资深记者。在他的帮助下,我了解了许多暴走族演绎的故事,和发生在日本广岛的最大的“暴走族骚乱事件”。亲历暴走族引退仪式 1999年11月18日,广岛发生日本最大暴走族事件。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泽田真幸来说,当时的场面历历在目,每次回想起来他都觉得心有余悸。在广岛市中心,胡子讲神社的大节日期间,暴走族和要求取缔他们的警察机动队发生了暴力冲突。暴走族的少年们用酒瓶和罐头投向警察进行抵抗,顿时,中心街道一片混乱。11月18日的晚上8点,超过几百人的暴走族开始云集到中央大道周围的公园,有数百名群众对他们实行包围,紧张的空气一下子弥漫开来。11点左右,混乱的局面更加加剧,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卷入到里面去了。在节日期间,县警出动了1400名警察和搜查员,事前先逮捕了45名暴走族。暴走族与检查机动队冲突,相互对峙了三天三夜,在拥有法治国家的日本,这确实是极其罕见的一次暴动。此次“胡子讲事件”被媒体以“平成版的为仁义而战”为标题广为报道,从此以后,“广岛的暴走族真是太恐怖了!”受媒体报道的影响,全日本人都在传播这件事。日本最大的暴走族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在广岛?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广岛在日本并不是最大的城市,暴走族也不是最多的县。日本人都有东京情节,大阪人以说大阪话为荣,横滨以工业发达为傲,应该是发生在东京,大阪或横滨这些大城市。包括暴走族在内,无论是哪方面,他们都远甚于广岛。泽田真幸跟我分析道:广岛人有其他地方人所没有的本土观念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因为该市曾被美国原子弹轰炸过。经过自我奋斗,广岛人就像一只不死鸟,自我涅磐而为世界有名的城市,这种充满男人雄性的气质和精神,在日本被广泛传颂。这一悲剧也形成了广岛人自我奋斗的气质和精神。但如果对青少年引导不好,这种自夸的精神就会走上歧途,广岛人的暴走族就是一个独特的反面例子。。

 

 

54_3256.jpg 

 

 

54_3258.jpg 

 

 

20090428_f2f91f9eadbee7515d30veCvjYrkWjEc.jpg 

 

 

313519756.jpg 

 

 

1005221727bfc885f354998b54.jpg

fa86d603f413d8b3d53f7c68.jpg 

为了亲身目击暴走族,泽田带笔者到山口县观看了一次暴走族的告别仪式。
山口县的海乡馆离福冈不远,坐电车才1个多小时。去前泽田告诫笔者说,暴走族有自己的规矩,未获许可,千万不要拍照。
傍晚7点钟左右,我们一到海乡馆,就感觉到集会广场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气氛,各路暴走族擎旗围聚。
据泽田介绍,参加集会的暴走族以“狂走联盟”和“广正联合”为核心,来自山口、福冈、北九州市等地区,包括观音联合、飨神会、月华美人、广夜会、神鬼楼、武神、平和联合、夜叉姬等十五六个暴走族组织。
晚上10点刚过,在几个为首者指挥下,暴走族们围成一个大圈,然后每个人按自己所属的队伍和职位,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最后再对着同伴扯着喉咙说“请多保重!”;所有在场成员也高声回应以“请多保重!”。
就这样,他们200多人手拉手,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喊,等所有成员喊过一会之后,所有人再高呼一声“请多保重!”,吼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至此,本次告别引退仪式正式结束。
“这已经算非常文明的引退仪式了——没有暴力行为,没有给任何人制造麻烦和骚扰。”泽田告诉笔者说;“东京新宿和涩谷的暴走族就厉害得多,他们每个人喝得醉醺醺的,肩搂着肩高声吼叫,附近居民不堪其扰。” 为入伙不惜中途退学 据福冈县警察本部调查:参加暴走族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六岁,20岁左右引退;私立中学生占28.5%,公立职业中学生占20.5%;成绩差的占85.5%;憧憬暴走族的占96.6%,受学长影响的占57.1%;家境不好的占71.3%,恶化的占26.7%。
现已引退、在大荣超市当营业员的前川晃洋,曾是“新皇会广岛影一族”的总队长,他讲述了他的故事:
“上初中时,每当见到暴走族前辈,就觉得他们非常神气。上高中后,我非常想加入暴走族,但被学校严格禁止。最终我还是决定中途退学,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快乐的暴走族生活。每天晚上我都和朋友一起,开着摩托车满街地飙,早上4、5点钟才回家睡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去上班。现在回想起那种生活,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广岛暴走族的行头风格有些特别,染发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人把头发剃成“莫希干”式,有人打扮得像迈克尔.杰克逊,还有模仿拳王阿里。
除发型外,广岛暴走族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每个人都身穿一套特别醒目的特攻服。和以黑白相间为基调的关东暴走族不同的是,广岛暴走族服装多以红和紫色为主,非常鲜艳醒目。在服装背部缝着一条豪华绚烂的刺绣,并描绘着千手观音、鬼面、风神等图像。这样一套刺绣特攻服,至少需要花费20万日元。
披挂了威风八面的发型和豪华绚烂的特攻服,当暴走族在马路上狂奔时,他们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日本战国时代的枭雄。现在的日本年轻一代可以说一无所有,拥有的只是血脉贲张的躯体和强烈的青春冲动;即使被警察像罪犯一样监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他们太想知道自己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我,因此具有不小的破坏力。

暴走族一直是日本的老大难问题。就像青少年脸上的青春痘,年龄一到,就会满脸疯长,变成暗斑,终身遗憾。国家警视厅和各都道府县都不断地制定法规来加以管制,同时也约束和打击为暴走族提供燃油、服装和摩托车改装等服务部门。
据NHK电视台报道,不久前,日本警视厅为了取缔暴走族,采取了一次夜间突袭行动,出动4300人把守在各要道路口,最后以扰乱交通秩序的罪名共抓获了143名暴走族成员(多为青少年),取缔摩托车355辆。

暴走族历史系谱“暴走族”最先叫“雷族”,后来改叫“游行族”,最后才被称为“暴走族”。据说,现在有些暴走族们讨厌这个名字,提出应改名为“珍走族”。
1959年,雷族在明治神宫外苑前集会。
1966年,游行族开始登场。

1968年,暴走族登场。

1969年,名古屋电视塔事件。在名古屋电视塔周边,暴走族围攻普通平民。爱知县的县警出动机动队,现场出现大规模的骚乱。

1970年,电影《轻风骑手》公开放映。长发披肩驾驶着摩托,俊美潇洒的主人公形象,引起了许多年轻的憧憬和向往。从此,长发披肩开始在年轻人中大为流行。

1972年,富山事件。在富山火车车站前,几名暴走族制造交通事故,警察出面处治,2000多名暴走族围攻警察,骚乱时间达6个小时之久。

1973年,《祝愿颂歌》开始流行。以身穿带锁腰带的矢泽永吉和大仓为偶像的《祝愿颂歌》遍处流行。暴走族憧憬着身穿皮衣皮裤的阿飞青年的形象。


1974年,东名高速海老名事件。海老名服务地区,出现100余名打扮的像希特勒的暴走族,手持角材、火炎瓶等工具,袭击了另外一伙叫“早猫”暴走族。

1979年,“幽灵”暴走族和“极恶”暴走族大抗争。约100人的“极恶”

暴走族同1300余人的“幽灵”进行暴力角逐。“幽灵”以少抗多的勇猛故事,在暴走族之间广泛流传。

1983年,户冢游艇学校问题。在户冢游艇学校发现有3名学生失踪,2名教师行踪不明,据调查,该事件均于暴走族有关。

1989年,每日新闻社职员吉野正弘突然死于飞来的车祸。气因是因为他披露和报道了暴走族的真相,并倡导全社会来开展反暴走族运动。

1990年,警察厅向民众发表说,全国的暴走族已经超过10万人。1999年,广岛县胡子讲事件。2001年,太田市抗争事件。在群马县太田市暴走族之间发生内讧事件,一男性遭刺杀,附近枥木县足利市的暴走族闻讯,马上组成一支队伍前来增援,双方发生械斗事件。


暴走族」其实就是日文的「飞车党」之意。我们先来看「暴」这个字,暴乃暴力,所以没有对他人施暴、单纯只是「性格机车」的机车骑士都不能算是暴走族!至於「走」这个字就是「闪人」或「打带跑」之意,所以K了人之后,还傻傻地站在那里等警察逮捕的人也不算是暴走族!至於「族」,就是成群结队之意。所以自己一个人骑著机车、到处为非作歹的小混混并不算是暴走族  

日本暴走族有武暴走和文暴走之分

武暴走一般都是一些20岁不到年轻人,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都是使用400cc中古车,如HONDA-CB400 YAMAHA-XJR400 SUZUKI-IMPULSE400.暴徒400。这些车的统一特点就是改装排气管,目的就是发出巨大的排气声。一根排气管通常要6-7万日元,名牌高达十几万日元。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追求自我个性,其实他们对摩托本身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是通过摩托这个载体来达到吸引别人目光的目的。不要以为他们在黑夜里张牙舞爪的会让人感到害怕,这些武暴走族其实没有什么攻击性,很少听到摩托暴走族伤害无辜行人的报道,一般都是一帮暴走族和另一帮暴走族发生肢体冲突。当然他们危害性还是很大的,一般中大型的暴走族所到之处交通肯定是严重阻塞了。数量最多的小暴走都是驾驶改装过的50车,这些人基本上都是15.6岁的少年,虽不成气候,但却数量惊人。家乡的各位朋友可不要小看这些50cc小车,斗胆说一句有些50车的性能还是质量恐怕不在一些国产125之下。  

文暴走族和武暴走族是截然不同的。文暴走族一般都是社会人了,他们大都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且大多是单身。对摩托有着特别的爱好和一定的钻研。这些人的特点是装备的车辆都是公升极的跑车 。如SUZUKI GSX-1300隼 KAWASAKI ZX-12 HONDA CBR-1100XX超级黑鸟 YAMAHA YZF-R1等等。追求驾驶的快乐和对速度的顶礼膜拜是文暴走的特征。日本人生活压力很大,工作无料加班是正常的事,不加班反而让人感觉奇怪。这些文暴走平时彬彬有礼,工作勤奋 ,到了夜晚或是节假日,就通过急速驾驶来释放压力。他们既没有攻击性也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性,但是却同样让警察头痛。因为这些文暴走族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就是车毁人亡。200km/h以上的时速,出事故能活下来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尽管文暴走从来都是专业头盔.手套.摩托赛车服.皮靴一身名牌武装到牙齿.不管是Arai还是SHOEI头盔都很难保住性命。

背景链接

“暴走族”与“广岛现象”

“暴走族”最早被称为“雷族”,后来又改叫“游行族”,10年前才正式被称为“暴走族”。据说,现在有些“暴走族”们不喜欢这个名字,提出应改名为“珍走族”。“暴走”风气的再次兴起,给日本的交通状况和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一些社会学家指出,“中年暴走族”和“暴走家庭”的出现,无疑将给日本社会的安定带来很大危机。

说起日本的“暴走族”,就不能不提到广岛,因为那里“暴走”风气最盛行,被日本媒体称为“广岛现象”。这次“ 暴走风”再次刮起,广岛自然不甘落后。一个朋友告诉笔者,最近几天,他时常看到马力强劲的摩托车在广岛街头一闪而过, “就像从地下冒出来的”。广岛“暴走族”的装扮也很出名:他们都留着个性十足的发型,身披以红色和紫色为主的服装,非常鲜艳醒目。

 

这些老照片,显示的是1964年的“暴走族”,看来其时还只是个雏形,他们的发型和服装尚未起变化。他们的所作所为还并未有大的出格。


  暴走族使用的车辆中,初中生一般以摩托车为主,高中生则以乘用车为主。这些车辆多数是偷盗来的,其中川崎400毫升的zifa因造型霸道,易于改装而比较流行。最近小型500毫升的两轮轻便摩托车也深受欢迎,尤其是女性暴走族对这种轻型机车更为青睐。车辆改装的目的主要是拆除消音器或者更换大马力发动机,从而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在外观上,暴走族们总愿意把车身涂得花花绿绿,引人注目;或是在车身焊上铁条像刺猬似的,显得与众不同。


  暴走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着装,像所有的日本公司一样,各个暴走族组织也有统一的服饰:或是比较传统的武士服,或是类似战斗服的服饰,或是模仿美国的哈雷族服饰。衣服上绣着组织的名称和标志(以龙,虎,麒麟为主)。名称五花八门,总之不是骷髅,就是魔鬼、夜叉之类,让人看着就不寒而栗。各个暴走族车队之间还互相竞争,看谁的势力大,能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从表面看暴走族的危害只停留在扰民、违反交通规则等方面,但实际上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暴走族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造成伤亡,而这些冲突的背后经常有黑社会组织的支持,更可怕的是,由于很多暴走族成员都有前科,使得他们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暴自弃的他们也就成为了黑社会组织的生力军。其次,由于暴走族的成员都非常年轻,日本政府对青少年犯罪法律又有很多盲点,使得犯罪年龄不断降低。1999年,在神户两名初中生残忍地杀害肢解了一名素不相识的小学生,并抛尸在校门口,还留下一封向警察的挑战书,此案仅以这两名学生被判入教养所至18周岁而告终。再有伴随这些犯罪而来的盗窃,抢劫,吸毒甚至强奸等恶性案件层出不穷,无辜路人经常遭袭甚至被打死。特别是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年轻人看不到未来,也就越来越希望从团体生活中找到一些慰藉。而这种所谓的团体生活绝对不是什么读书看报,陶冶情操;而是寻求刺激,享乐至上。这就成为了诱发犯罪的导火索。

 

100511134274461.jpg

1005111343807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