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在行动!应对全球变暖系列设计赏
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的今天,设计师的职责也许不仅仅只是美化我我们的生活,而是行动起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2009年12月18日是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落下帷幕的日子,这个会议被大家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在这近半月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100多位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都赶赴哥本哈根,共同探讨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这个全球化以来人类真正面临的全球问题。
相关阅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logo及视觉系统设计》
图1
由于气候大会的召开,在繁华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随处可见充满环保气氛的艺术作品。而每一个来到哥本哈根国际机场的人都会在机场的一组广告前驻足深思。广告中,是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波兰总理图斯克、巴西总统卢拉、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英国首相布朗以及和加拿大总理哈珀。画面中是2020年的他们,两臂斑白、面露愁容,在为未能及时制止的灾难性气候变化而忏悔。他们说到“对不起。我们曾经能够制止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但我们没有去做。”
相关阅读:《元首后悔感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海报》
图2
图3
图4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Greenpeace(绿色和平)这两个全球环境保护组织一直都在用行动和创意来打动我们。 2050年世界许多城市可能会在水中。
图5
图6
图7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让整个城市置于海底世界,就连北极也正在消失。
图8
图9
在众多国际海报设计展也会着重评出关于环境方面的奖项。
第10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全球变暖”海报:
图10
图11
图12
2009第10届伊朗德黑兰国际海报双年展“当代人与环境”主题:
图13
图14
图15
不仅如此,建筑设计师们也在为气候变暖做准备,各国不断推出生态建筑,开启节能绿色环保的大门。
纽约帝国大厦:已成最为环保的建筑
高达102层的帝国大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这是一座由混凝土建造的巨型艺术装饰建筑。帝国大厦内部容纳了众从的办公室、餐厅以及许许多多为观看曼哈顿壮观景色的游客。
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帝国大厦的业主称,他们正在进行的改造项目能使大厦的能源消耗将减少38%,并将于2013年完成。虽然改造的成本预算达高2000万美元,但可使大厦能耗每年节省4400万美元。
图16
韩国首尔Gwanggyo:自给自足绿色新城
位于韩国首尔南部35公里的“Gwanggyo”梦幻城市由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设计,是一座新概念自给自足的绿色城市,采用“小山梯田”一样的建筑模式,每个“小山”中都拥有住房和办公区域、广场和购物中心、博物馆和休闲区域。
所有建筑的屋顶和平台还将串成一座生态公园,可改善城市中的区域气候和通风,还减少了对能源和水的使用量。每座“小山”周围被植被所环绕,各楼层之间的流通系统将会把水储存起来,用于日常的浇灌。预计可容纳的77000人,完成发展设想到2011年。
图17
新奥尔良超大型生态建筑:能住4万人
作为新奥尔良生态建筑的代表,诺亚能容纳2万套住宅,3家旅馆和1500个分时度假单元。这座金字塔形的巨大建筑可以为其中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有大小商场,8000个停车位,还有文化空间,学校,市政设施,政府机构,以及卫生保健设施。看起来如果一个人愿意,他可以一辈子不用走出诺亚。诺亚的地基可以浮动,主体结构是中空式的,这样的设计使飓风无论从哪个方向袭击都可以将对建筑的破坏左右减小到最低。
图18
马来西亚环保大楼:因地制宜
马来西亚梳邦再也市(Subang Jaya)的这栋梅那拉-梅西加尼亚(Menara Mesiniaga)大楼同样也是一座绿色环保建筑,在设计上考虑到了马来西亚的气候,在屋面种植了大量的植物,从而减少了大楼的聚热性。根据朝阳方向加以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通风,并且提供了凉爽的富氧气流。
此外,建筑设计师还为大楼的阴阳面设计了不同的采光方式——从东(热)向西,按一定间距从玻璃办公室立面安装沿制遮阳板有效地为建筑物进行了遮阴。而在大楼南北冷面,设计师则采取无遮盖的使用玻璃墙窗户,以获得适量的日照。楼顶阳台还运用许多自动隔热系统,通过设备和空调装置降低能源损耗。
图19
俄罗斯天然气总部玻璃大厦:超级隔热高效节能
这座大楼由罗麦庄马(RMJM)建筑设计公司完成,楼高达396米。通过采用了两片玻璃“皮肤”制造一个环绕大楼主体的“心房”,使得这座大楼具有超级隔热性,从而有效地节约了大楼制冷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但圣彼得堡建筑协会曾一度反对 “在圣彼德堡文物古迹众多的中心地带建造一座近400米高的摩天大楼”,并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提出起诉,而现在圣彼得堡政府又因经济危机必须削减年度预算,使得这座大楼不得不延期竣工。
图20
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师开始考虑到好的设计不但要考虑使用期间部位环境带来伤害,还在考虑当它的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归回大自然甚至回馈大自然。
环保水“箱”设计:
图21
绿色手机:
图22
废塑料变身新家具:
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