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胡语:也谈Google退出中国(纯技术讨论)
三天,也算是旧闻了,这几天也看了些相关的跟进文章和砖家评论,感觉大都充满非理性的声音和黑白是非的二元判断,个人认为有必要纯技术角度去理解一下这个事情:
一、谷歌为何退出中国
1、谷歌是因为市场份额不高纯经济利益而退出吗?
这个百度孙云丰提出过,据侧面了解,孙云丰是以洞察力著称的,但这种结论显然有点不靠谱,但我理解这种说法,因为市面上太多的Google总部冠冕堂皇的说法,作为百度网页产品负责人,感情上会对大家觉得对手不是被打败,而是不屑于战这种说法而愤怒,当然这只是冲动,很快就删帖了,不过他也没全错,之后会说。
谷歌不是因为收益困境而退出原因很简单:不管是20%还是30%都是市场份额,收入占比应该还略高(考虑Adsense),又不是做不下去,没有理由退出;夸张点,即使市场份额做成了负值,谷歌也没必要退出,在一个大市场被打败了就撤出,没有太多逻辑,坚持就是胜利;苦心经营几年,产品和渠道都有重大改观。
2、谷歌是因为宣称的搜索结果监管而退出吗?
也不全是,Google很聪明,他在中国的境况是:市场份额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扩展,现在也就收支平衡;另一方面,他要专门在中国做监管,这个确实和公司精神不符,一直以来都不爽。两相比较,退出经济上不会有损失,品牌上是大大加强了(我是do no evil啊),当然Google要承担长期上经济可能的损失(这个市场毕竟很大),显然公司高管是考虑后作决定的。但Google的聪明在于只说第二点,而不说第一点。
谷歌不是因为监管而退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当年中国就有特有的监管,03,04年甚至导致google经常被盾,但06年Google.cn还是不是呼声很高的想挤进来,难道他们当时就没有意识到拿到的执照里面就有要遵守“中国法律”这个很纠结的东西吗?
所以回顾这段时间,谷歌的心路是:06年势头很盛的杀进来,但三年后市场占有率并没有达到总部预期(主要应该还是用户习惯问题google早期的本土化问题和被盾使之失去了第一批用户,没有相对竞争对手有大幅提升,想要抢回先发位置还是很难的,所以kaifu想到了买流量,抢新用户,但收效甚微或者是还没有到一个收获果实的时候,如果是后者,真的很可惜),同时监管部门还经常骚扰一下压力一下,do too much evil,总部不爽了考虑退出(这种情况,中国人一般就忍一忍低下头坚持一下了,美国人可能就难说了,谁知道呢?)。
2、谷歌是因为间谍而退出吗?
这个非主流说法就不予分析了,没有证据谁都不知道真相,如果有,所有大IT外企应该都存在这个问题。
岔开两个话题:
搜索结果监管问题:
首先各个国家都有监管,都有点小动作,就几个月前,7.5东突在新疆作乱的疯狂表现视频在Youtube被中国人顶得很高,但是却被youtube单方面屏蔽掉了;说远点,到传统媒体,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中国人的呼声被多少西方国家媒体出奇一致地无视?人,不要选择性地忘却。
当然在中国这事情做得过了点,尤其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宁可错杀1XX,不可放过一个。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一定要考虑的,刨除政治、企业文化、向往自由的精神诸如此类之外,监管对产品的影响有多大?
我理解是很小的,政治这块,在中国真的没有这么多网民对敏感政治感兴趣,说白了这是个谈资,不是个必需品,搜不到算了(liao),中国网民的必需品是娱乐,是购物,显然监管部门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才敢下狠手。
网民必需还有一类:黄色内容,这类搜索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小,中国可能尤其,毕竟传统媒体给得太少,只能靠网络了。但是这类内容虽然有很大受众,却属于一个灰色地带,即监管部门怎么打击,按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是断然没有谁敢跳出来叫嚷不是的(但主流媒体的叫好也是很恶心的)。
所以这种搜索结果的监管现在能够存在,因为它没有影响大多数人当前的“正常”利益,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它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搜索产品来说,监管影响了他们对长尾需求的满足,但产品对网民整体需求满足的这个整体规律还在,因此个人认为在这个框架下做产品是有意义的,不自由勿宁X说白了是一种不同文化下的选择而已。
Kaifu的三年:
我写这些的直接原因是以下这篇文章:http://donews.com/Content/201001/33d623c1409141dfab2eea820e5e9df3.shtm
全文充满了主观上的臆断、偏见,我算是见到了真正的骨灰级G粉(G粉并非贬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用得爽,喜欢的产品,但骨灰级的还是领教了)。但就这文章还被顶上了天!
其中对kaifu的谷歌评价尤其影响深刻,算了,还是说说我看到的吧。
毋庸置疑,kaifu这三年对谷歌产品的提升是功远大于过,长期用谷歌产品的用户能明显地发现这种变化:围绕网页搜索(包括图片、视频和新闻)的本土化(不会出些无厘头的被竞争对手借题发挥的搜索结果了),地图产品的完善和API推广。kaifu三年产品质量在明显上升,影响得以保持并在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能说明问题。
有关罪证1:倒流量。后来者不做联盟倒流量去抢新用户有更好的路做吗?有关罪证2:出书和校园串访。可以肯定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公关,只要设想一下你自己是kaifu,你也会有这样的考虑,学生和高端人群的稳固是谷歌的安身立命之本,更重要的是要保证Google这个神话的影响一直存在。
kaifu的问题是一直没有把市场占有率搞上去,过程和思路都没大问题,结局却不完美。
二、谷歌是否会退出中国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提退出但会不会真退,开始认为是把它当筹码谈判,真没打算退,但现在看来,如果谈判破裂,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总体来看,退出可能会在6成以上,剩下的4成是谈判监管有妥协姿态,Google顺势达成一致,但以中国监管的强硬作风,可能性不大,等消息人士出面说说吧。
三、如果退出中国,中国搜索市场如何
从各方面数据看,搜索用户市场谷歌占比25%~30%,百度在65%~70%,如果谷歌退出,原用户会分流:
1、去百度
这个应该是大头,但估计不会超过一半太多,大概15%~20%。原因不用说,毕竟百度的整个产品质量和产品线是唯一能和谷歌比的。
2、去google.com
这个开始会很多,但逐渐会分到第一和第三部分,最终的流量可能是5%左右,毕竟Google.com和Goolge.cn的结果是有差别的,从使用角度并不如谷歌好,即使使用也是结合其他国内搜索引擎一起使用。
3、去其他搜索引擎
这个会有5%左右,看好soso和sogou,尤其是sogou,本质上,谷歌老用户和soso人群有一定差异,soso本身和腾讯产品线结合的优势体现并不会明显,而sogou也算是老搜索了,尤其地图口碑一直不错,容易被信赖。
最终可能的格局是百度上升到85%左右,其他搜索引擎占比提升到10%以上,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老谷歌用户的流量会被google.com分走。
而从搜索推广的市场份额看,谷歌的客户和客户的预算恐怕绝大部分会被百度抢走,客户看重的是效果,流量太小,推广就很难看到效果,如果市场份额占比没超过10%,基本不会有什么客户来光顾。因此从这点上看,对百度的短期收入正向影响明显会高些,这是股价飙升的源动力。
从以上看,谷歌都是一个利益净输出者,完全成全了大家赔了自己,那么有没有可能有另一种退出呢?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充当搜索技术提供商,而不是门户,比如提供搜索引擎技术,返回结果给门户,是否进行过滤和干预,这是门户的事情。谷歌的核SOSO的壳,之前也这么干过,这样能保住东山再起的一丝稻草,给已有的用户和客户一个交代,也不用承担企业精神的问责,代价就是仍然需要继续维护一个中文的搜索引擎,也和谷歌一贯的做法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