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Android成长的烦恼
2009年对于Android系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其版本从1.1升级到2.1,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也从HTC Dream单打独斗变成了一款一款手机走秀。HTC Magic、HTC Hero、Moto CLIQ、Moto Dorid、Moto MileStone、Sony Ericsson X10每一款上市都犹如走过铺着红地毯的明星。Android支持的3G网络制式也从WCDMA扩展到CDMA 2000,如果算上中移动的OMS分支,那么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网络制式。
并不成熟 Android现状
Android的版本名字其实非常有意思,1.5被命名为Cupcake(杯形蛋糕),1.6为Donut(甜甜圈),2.0为Eclair(泡芙),2.1为Froyo或许下一代应该叫Gingerbread(姜饼)。这个依次以字母次序开头的甜品的名称(不过没有A,B;1.0和1.1版本很不幸并未冠以甜品的名称)。或许甜品对于Andy Rubin来说,就像《功夫》影片里面的绚丽的棒棒糖,有着特殊的意义。更有好事者为Android的“甜品事业”起名一直到了Z字母。
从未有过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在一年内发布如此多的版本。1.5相比1.1增加了更多的语言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第三方输入法的支持并进行了电源管理的优化,所以1.5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1.6版本增加了对于CDMA网络原生的支持,当然还有对于手势支持(手写输入法得以原生系统支持)。2.0强化了浏览器和邮件的功能以及对于多种显示屏尺寸的支持,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装载2.0系统的Moto Dorid搭载了Google Maps Navigation,一个免费的GPS软件:一个可能颠覆GPS产业次序的软件。2.1版本更新更多的在于界面,比如动态背景,界面的一些细节优化。如此的版本更新速度虽然带给终端厂家和应用软件开发很多负面的影响,但也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走向成熟必经的阵痛,相信随着系统走向成熟,版本更新的速度会有所放缓。
在终端领域,HTC这家公司对于Android系统的推广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HTC Dream,HTC Magic以及HTC Hero分别被冠以了G1,G2以及G3的称号,俨然已成Android的正统嫡系,以及为Google代工Nexus One,更显与Google的关系密切。对于Google来说,与这家公司占据着Windows Mobile份额80%(含自主品牌和代工)合作有着微妙的一箭双雕的作用。对于Android系统另外一家重量级的终端厂家就是Moto,这家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开山鼻祖,舍弃了自己的Linux系统Razer,背信弃义了Limo。破釜沉舟这个成语Moto诠释的比项羽还彻底。如果说CLIQ这款手机是Moto试水Android的开山之作,那么Sholes诠释了Moto开发能力。与Verizon合作的Sholes的CDMA版本Dorid,以及WCDMA版本MileStone将Android提升了一个高度,iPhone Killer的事业后继有人。
Moto的开发速度也是相当的惊人,这很大得益于其在嵌入式Linux前期研发的投入。在中国市场Moto也推出了Sholes的CDMA版本XT800,即将推出WCDMA版本XT701以及基于OMS的XT710。况且老牌的终端厂家的加入对于Android系统有着超乎寻常的象征意义。当然除个这两家公司以外还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一线的终端厂家的入局。Android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Windows Mobile日子相信并不会遥远,而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则预计2012年Android系统将占据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的14%,位列Symbian之后居第二位。
除了在手机领域势如破竹。Android的开放特性,使得其在MID领域也风生水起。CES 2010上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多的有点让人厌烦。因为苹果的平板电脑一如预期那样销售火爆,那么对于更风的厂家来说,Android是个合适的系统。甚至连美国最大的图书零售企业Barnes & Noble的Nook阅读器也打算更换为Android系统。
系统多样 代码分裂?
Linux多年来在PC领域与微软对抗丝毫不占上风。虽然Linux占据着服务器市场可观的份额,但在个人桌面系统上与微软并不在一个数量级。豪言壮语配上现实的无奈成了Linux的主流旋律。如此的现状或许有很多的原因,但是代码分裂,版本离析或许是个重要的原因。RedHat、Slackware、Debian、Mandriva等等众多的Linux发行版,以及在这些发行版上的二次分裂的CentOS、Fedora、OpenSUSE、Ubuntu;同时在桌面系统上KDE与Gnome的火拼使得Linux从来没有形成合力,更谈不上共同面对操作系统的巨人微软。
开源的Android似乎也存在Linux代码分裂这样的问题,美国商业周刊曾经撰文对Android的现状也杞人忧天了一把,文中提到:“对于一款产品而言,热度逐渐提升并非坏事,但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却有可能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款由Google牵头开发的操作系统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和移动运营商采用。然而随着Android被安装到越来越多的手机中,为这款操作系统开发第三方应用和游戏的难度也有可能越来越大。”或许文中的担忧有着合理的逻辑,但一家商业公司主导的系统与开源社区与松散的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Google主导着Android的开发进程,除了硬件的适配之外终端厂家参与代码开发的工作相当有限,甚至有第三方的开发人员抱怨Google很少将其开发的代码合并到Android系统中,即便是Bug。如果你不是Android开放手机联盟(OHA)成员,你甚至无法获得Google Mobile Services的二进制代码(这部分代码并不属于开源项目,Google也只提供二进制代码)。没有Market,没有GMail,甚至没有Google Maps的Android系统,谈不上是一款合格的Android手机。管理Android开放手机联盟成员也非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对Linux社群薄弱的控制力所能比的。
联想也于CES2010展示了其基于Android系统的LePhone
虽然HTC和Moto都有自己的操作界面,前者的HTC Sense有着其在Windows Mobile的TouchFlo的影子,而Moto自身的Blur更将SNS的概念扩展到手机的桌面。开发自身的操作界面,无非在简陋的Android Launcher包装了一个漂亮的盒子,除了体现自家手机的特点之外,及更利于用户操作以外并未触动Android系统的核心。况且在同比于在Windows Mobile上开发自身的界面也已经成了惯例。当用户打开这个漂亮的盒子以后,Android还是那个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无须为了操作界面的不同而做适配。更何况Android开放的态度,本身就允许自身定义的桌面系统,Ahome、OpenHome都是改善Android体验的良好的APP工具。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app程序并非直接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而与J2ME类似运行于Dalvik虚拟机之上,Dalvik虚拟机将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多样性进行了有效地屏蔽。在手机应用领域J2ME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Kjava并未做到Sun所期望的那样一次编译到处运行的程度,但适配手机只需进行有限的开发即可,所以Kjava成了目前手机应用开发最多的编程语言。况且Android的新版本的SDK可允许开发人员自己定义模拟器的操作系统版本和分辨率,使得开发更容易模拟真实的手机环境。
在Android系统上唯一出现重大分支的是中移动的OMS,但OMS的事情自有博思公司操心,如果无法运行为Android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我想博思公司一定比Google公司更为急切。毕竟在OMS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借力于Android系统及其应用成为其唯一的救命稻草。
APP之忧 你不是Apple
iPhone的App Store取得的成就已经很难有第二家公司能够匹敌。除非一家公司自己开发操作系统,自行生产手机,并具有足够的号召力,不然很难复制苹果的AppStore的模式并获得巨大成功。iPhone在不破解的情况下,用户无法自行安装应用程序。虽然越狱这个词由于美国同名的连续剧得以流行,而现在更多的用于了iPhone的破解之上,在购买了iPhone以后,越狱成了很多人必做的功课,但相对封闭的系统使得苹果公司有了足够的控制力。苹果的控制力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开发者的收益。对于App Store来说数量是必要的资本,但质量是发展的根本。在收益有保障的情况下,才会有EA、暴雪这样一线的游戏公司参与其中。大的开发公司的加入从而使得iPhone有叫板PSP的资本。
而Android过于开放,获取Android的Root权限对于黑客来说也过于小儿科。毕竟嵌入式Linux已经相当成熟,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统被破解或许以Google之力很难防止,况且开了源的系统,防止应用程序的非法散播也自然而然成了难题。尽管App的数量已经有了iPhone的七分之一,Google的Market也成了仅次于iPhone AppStore的第二大手机应用商店,但开发人员抱怨开发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之前为了防止app的非法散播,Google甚至不允许用户在SD卡上安装应用程序,但基于局面无法控制,而手机终端的Flash内存有限,所以Google曾经表态未来的系统将会允许APP安装在SD卡上,这对于APP开发者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虽然2万个应用程序在应用数量上使得Android手机几乎可以干任何事情(这里套用下iPhone的广告),但在开发者利益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一线的软件厂商更愿意选择观望。要做到App从量变到质变,Google还有很多路要走。
另外由于应用程序运行于Dalvik虚拟机之上,无法开发高效的应用程序也是Google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虽然基于Java的开发可以让更多的开发人员轻易上手,但像PSP一样运行大型的游戏或许成了一个梦想。Android已经放出了支持C/C++的框架NDK,而目前使用NDK还有很多的限制。
苹果之争 竞争对手的转变
由于Google在互联网上的利益所致,Android系统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对手应该是同样只生产操作系统的微软的Windows Mobile。09年的较量已见分晓,由于Windows Mobile存在多年,微软为了向下兼容背负了太多的包袱,为了兼顾用户在PC上的使用体验,Windows Mobile也一直未对操作系统进行颠覆性的革新。Windows Mobile 7的版本也一再推迟,如果微软继续在手机操作系统上不作为的话,与Google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竞争也将毫无疑问的落于后手。
在手机操作系统挑落了微软的Google,目标直指iPhone。但Google与苹果并非相同性质的公司,前者是互联网的大鳄,Android系统需要帮助Google捍卫其在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而后者是一家电子消费品制造公司。但是,随着iPod、iTouch以及iPhone的销量的逐步提升或许会让苹果从一家电子消费品公司一跃成为集音乐、影视、软件以及电子书籍的发行公司,直接威胁到Google的生存。而Android系统的发展也成了iPhone进一步开拓市场占有率的绊脚石,两家原先关系不错的公司开始交恶。09年Google Voice未通过iPhone Appstore的审核、占据iPhone手机嵌入式广告80%左右的份额的AdMob被Google以7.5亿的天价抢在苹果前收购等等事件的发生,已经让两家公司之间的交锋刀刀见血。
Android VS Apple
虽然在Google自主品牌的Nexus One手机背后有其多种因素的考量,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伤害OHA联盟的决定,但在此决定的背后,对抗iPhone的因素显然是更为主要的。Android 2.1版本相比2.0增加的很多花哨但不实用的功能,也说明Google开始在意与iPhone进行操作体验的对拼。可惜的是,Nexus One并未获得预期的销量,上市第一周仅销售2万部,甚至不及Moto Dorid上市一周25万部的销售业绩。对抗iPhone,Google同样还有很多路要走。
山寨化道路?
联发科(MTK)这家公司在手机领域掀起的山寨风暴,正在甚至是已经侵蚀着中低端手机市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Symbian这个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操作系统其实并未输于崛起的智能手机新秀,但在山寨机的一步步紧逼下,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蚕食。
山寨化的道路或许是Google扩大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一个甚为重要的选项,但Google与联发科的公司性质同样有着本质的区别。联发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家移动芯片制造商,将自己的芯片整合Nuclear操作系统,使得手机制造商无须投入太多的手机研发。在提供硬件到软件一揽子解决方案之后,终端厂家只需生成一个漂亮的外壳,一部手机原先漫长的孕育过程就此结束。开发成本的下降,使得山寨手机得以拥有价格上的优势,在中低端领域完成了一次市场份额的洗盘。而Google并非硬件制造商,也不生产芯片,无法像联发科那样为山寨厂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虽然开源的Android系统可以免费获得代码,基于Apache License的授权方式使得厂家并没有二次开发可能带来的版权纠纷的问题,但一部稳定的Android手机需要良好的硬件驱动代码的移植,显然,这并不是山寨机所擅长的。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山寨化后的Android会对自身品牌的带来不良的影响,况且Android的主要对手已经从Windows Mobile转变为iPhone,品牌美誉的下降也并不是Google希望看到的。更为严重的是,Android山寨化本身也会对OHA联盟成员的利润带来不小冲击。
内忧外患的多重夹击,导致Android系统似乎看起来很美,但其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至少要想解决摆在眼前的诸多问题,都并非易事。但愿Android的成长烦恼真如古人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关于作者本人:Dowell,任职于国内某省级运营商互联网事业部,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对各操作系统均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专注于各类互联网事件的深度评论分析,同时也是Mobile 2.0孵化器2群成员、Mobile 2.0特约评论作者。
欢迎访问Dowell Blog:
IT评论:http://www.donews.net/dowell/
http://blog.sina.com.cn/dowellhz
IT技术:http://blog.csdn.net/dowellhz
smgp开源项目:http://smgp.googlecode.com